据江苏新闻报道,近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申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有关规定,商务部于2024年7月10日发布2024年第28号公告,决定就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商务部认定,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存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第三条所规定的情形,构成贸易投资壁垒。
近日,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表示,调查显示,欧盟委员会对华FSR调查中存在诸多不合理做法,对中国企业的产品、服务和投资进入欧盟市场造成限制和阻碍,对中国相关企业及其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造成损害。鉴此,商务部依法认定欧盟FSR调查相关做法构成贸易投资壁垒。何亚东介绍:“根据《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第三十三条规定,商务部将视情通过双边磋商等措施,要求欧方调整或改变相关做法,为中国企业在欧投资和经营提供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可预期的环境。”
马克龙(资料图)
为深入了解中国相关企业和产业受被调查措施影响的具体情况,调查机关先后赴受欧盟FSR调查影响的铁路机车、光伏、风电、安检设备等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核实欧盟FSR调查相关做法,了解企业遭受的具体影响和相关损失。调查机关广泛收集各利害关系方对FSR调查的意见看法。调查显示,参与答卷的各利害关系方均认为FSR调查对中国造成负面贸易投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中国企业的产品、服务和投资进入欧盟市场造成限制和阻碍,对中国相关企业和产品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造成损害。
中方的调查是从去年7月开始的,在这之前,欧盟利用《外国补贴条例》对中企进行了多次调查,比如去年2月,欧盟首次根据相关条例,对参与保加利亚电动列车招标的中企发起调查,2024年4月3日又调查了参与罗马尼亚太阳能发电园区公开招标的中国能源企业,在西班牙、希腊、法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中国风力涡轮机供应商也没有逃过调查。2024年4月23日,欧盟委员会还宣称,突击搜查了在欧盟的中企办公室,调查过程中要求受调查中企提供涉及关键技术的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反补贴调查的范畴。
光伏企业(资料图)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经济损失方面,相关中企被迫放弃的投标项目价值大约76亿元人民币,其他受影响项目价值超过80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相关企业因为FSR调查遭受的投标保函损失、赔偿费用、额外支出的合规费用等,合计超过亿元人民币。欧盟针对中企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不想带中企“玩”。中国企业正常报价竞标,就会被扣上“价格过低”、“政府补贴”的帽子,将其排除在外,甚至还要拉黑罚款。中国企业要是提高报价,又会被认为“竞争力不够”,故意淘汰不给项目。
说白了,欧盟这一做法就是想让中国企业在欧洲的发展遭到阻碍,提高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担心中企的强势发展会影响其国家的企业在欧洲稳定立足。但市场是全球的,全世界各国的企业都能参与竞争,欧盟不公平的调查已经对中企造成巨大亏损。事实就是事实,经过中方的调查,在所有证据齐全的情况下才得出欧盟确实对中企构成商业投资壁垒。显然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的相关利益。
中企(资料图)
据美媒报道,欧盟将发布一份聚焦自身未来竞争力挑战的报告,其中提到中国的独角兽公司有387家,欧洲只有263家,美国则有1539家,欧盟在数字经济领域已明显落后于中美。此外在全球50大互联网公司中,有39家属于中美,欧洲只有1家。对此,有西方学者称“欧洲没有超级明星公司”,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欧洲需要更多的大型科技公司”。但根源上是因为,欧盟跟随美国的对华战略,频繁出台恶法阻碍中欧经贸科技合作。对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赴欧发展带来了巨大限制。
中国现在已经给欧盟敲响了倒计时。以钢铁行业为例,欧盟曾多次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反补贴关税。若中国不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钢铁企业订单将大幅减少,当时中方在一次警告之后直接出台了措施。这次同样是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基于不合理的贸易调查与判断,对中国产品设置高关税壁垒,破坏了公平竞争的贸易环境。中国对此坚决反制,之前靠着通过WTO争端解决机制等手段据理力争,现在现在WTO基本没作用的情况下,中国已经换了新方法,采取国家间的措施解决此事。
汽车进出口(资料图)
严展宇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方当天发布的公告及文件传递出3个信号。首先,中国对欧盟依据FSR对中企进行调查表示不满。中国并非排斥与欧盟在规则层面进行贸易往来或磋商,而是反对欧盟在现有条例范围框架之内,滥用、曲解或恶意使用条例来满足自身利益。其次,中国愿意与欧盟进行贸易磋商,不惧怕长时期、多周期甚至艰苦的谈判,不会因欧盟的单方面调查或单边恶意使用条例而屈服或妥协。最后,中国向市场释放了对欧盟投资环境的担忧。
最近,美媒曝光了欧盟即将发布的一份涉华报告,其中明确指出,欧盟经济面临着很大风险。首先,是中美博弈影响全球,美国要求欧盟选边站队,但无论得罪哪一个,欧盟都讨不到好处。其次,美国摆布地缘政治棋局、逼欧盟大量采购美国能源、动辄挥舞保护主义大棒的一套连环计下,欧盟高度依赖美国。最后,是不公平贸易行为。前段时间,欧盟扬言,在欧中企存在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这完全是污蔑抹黑造谣。真实情况反倒是在欧中企,才是实打实的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受害者。
特朗普(资料图)
对于特朗普来说,利用贸易战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短视而危险的策略。历史已经证明,贸易战往往导致双输局面,并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拖累。相反,只有通过谈判与合作,才能真正达成互惠互利的目的。在此背景下,中国和欧洲的关系显得格外重要。中国外长王毅曾经表示,中欧应该增强互信、密切合作,为稳定国际局势和推动人类发展做出贡献。这种呼吁不仅是对中欧关系未来发展的指引,也是在重申全球化合作的重要性。
相比于美国拜登政府的局部贸易限制举措,特朗普当下展现的姿态,是在掀经济全球化的桌子。期间的演变逻辑为,奥巴马、拜登的零敲碎打未能挽回美国工业凋零的局面,特朗普则以对现有贸易格局掀桌子的举措,在混乱中为美国本土鲸吞席卷回更多实体产业。而要将已成形的有序贸易格局打碎重建,同样需要冲破各国维持有序的惯性。在维持有序与打碎重建的对抗中,中国与欧盟是立场接近的合作关系,暂时搁置分歧共同对抗从美国输出的动荡,是中欧双方利益最大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