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利剑-2024B”演习刚刚结束,相关话题热度依然没有降低。众所周知,“辽宁”号航母的参与,是此次围台军演的一大亮点。按照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布的报告显示,演习期间,“辽宁”号航母两天内完成140次舰载机起降,展现了超强的战斗力和快速响应能力。按理说,结束演习的“辽宁”号航母应该返回母港休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目前,“辽宁”号航母在演习结束后已经向南海进发,这也让各方更加聚焦它的后续动向。
根据官方消息,此次“联合利剑—2024B”演习重点演练海空战备警巡、要港要域封控、对海对陆打击、夺取综合制权等科目,检验战区部队联合作战实战能力。可以说,这次演习的一个重要动作便是“辽宁”号航母编队出岛链进入西太平洋,并与空军轰炸机编队开展联合演练。在锁岛演习中,“辽宁”号占据咽喉要道,形成了一道坚固的海上屏障,这对解放军构筑“外阻内压”的战略态势至关重要。
简单来说,就是在压制岛内“台独”势力的同时,阻挡外部势力的介入干涉。尤其是舰机协同突破岛链,海空军力量形成了良好的协同配合,数据显示,“辽宁”号在演习期间的舰载机、舰载直升机起降次数,和9月下旬在菲律宾海的演练相比大幅度提升。仅仅是舰载机歼-15的日均出动架次就增加了50%。如此强大的爆发式出动能力,不仅展示了“辽宁”号航母战斗群在战时状态下的强大打击力,也表明了中国海军在航母运作和舰载机使用方面日趋成熟。更进一步说,它反映出中国海军整体战斗力的飞跃,以及在现代海战环境下,对海上制空权的有效掌控能力。
“辽宁”号航空母舰作为我国装备的首艘航母,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我国海军培养航母人才,积累航母研发、建造与应用的相关技术经验。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辽宁”号一直有“试验舰”的标签,这让很多人忽视了航母本身强大的战斗力。虽然说“辽宁”号是前苏联航母该舰而成,但经过了多次升级改造后,其内在和外在已经焕然一新,特别是上一次为期一年的整改大修,更是让“辽宁”号的战力有了质的飞跃对于航母来说,齐装满员的最佳状态下才能实现爆发式出动舰载机,而从“辽宁”号在此次军演中的表现来看,相比实施改装之前,“辽宁”号真的有了脱胎换骨突飞猛进式的增长。自此,经过“联合利剑-2024B”军事演习之后的“辽宁”号航母战斗群已经完全形成战斗力了,自然被付予更多重任。
以当前我国周边海域的形势说,除了台海之外,南海是解放军防务的另一重点。因此,一些专家分析认为,“辽宁”号在完成围台军演后,马不停蹄奔赴南海执行其他任务,这就是和区域安全形势有关。因为“联合利剑-2024B”演习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实战背景,而“辽宁”号的继续待命,可能表明演习的意图不仅仅局限于常规的军事训练。还有一种可能,在形成战斗力后,解放军要进一步检验其长期作战能力和海上补给能力,以及进一步验证航母战斗群在远海作战环境中的适应性和持久力。
因此,“辽宁”号航空母舰迟迟不回港,本身就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联合利剑-2024B并不是重点。一个战斗力彪悍的航母战斗群驰骋在大洋上,无疑是对我国周边那些不友好的国家传递出强烈的军事信号,显示出中国海军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区域稳定方面的决心和能力。如果警告和敲打不管事,那么解放军也随时可以来一场联合利剑-2024C军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