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首款五代隐身战机,F-22是美国军工业和军事科技的巅峰之作。自问世以来,F-22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独孤求败的地位。然而,既生瑜,何生亮,中国国产歼-20的横空出世,不仅打破了F-22“全球唯一重型五代机”的垄断地位,更是大有弯道超车的趋势。近年来,关于二者究竟孰强孰弱的话题,成了从国内军迷圈到各国军事专家始终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而据港媒报道,近期根据国内科研团队公开的论文,我国自研的全球首款双座型五代机歼-20S和美国的F-22进行模拟对抗演练,竟然取得了高达20:1的交换比,而且这还是歼-20S的性能被有意缩水后的结果。
按照论文内容的阐述,在1对1对抗中,由于歼-20S性能被设定为缩水,与F-22的单机对抗全面处于劣势,胜率仅有不到10%。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模拟美国F-22的战斗机可能是一架单座型歼-20,而歼-20S在空战对抗中的性能设定被缩水,其雷达性能,隐形能力等主要指标都故意设定得比美国对手低,歼-20本身的载弹量就不多,要击败携带6枚AIM-120C中程空对空导弹的F-22自然非常困难。
只不过,现代空战是体系作战,单对单“狗斗”的作战场景越来越少。研究人员发现,当歼-20和无人机形成“忠诚僚机”配合,形势立刻发生逆转。在无人机协助下,歼-20S可以充分发挥出双座型战斗机独有的优势。两名飞行员分工协作,后座飞行员可更好地指挥多架无人僚机作战。其中,当歼-20S与2架无人僚机配合作战时,F-22已经不占据优势地位。而当歼-20S拥有3架无人僚机配合时,局势则是一边倒,F-22只能单方面遭遇碾压。 试想一下,在性能已经被削弱缩水的定位下,歼-20S只要搭配无人机就能取得绝对空优,如果处于完备状态下指挥无人僚机与对手交战,歼-20S取得的战果可能就不仅仅是20:1这个数据了。
在今年珠海航展期间,虽然最大的看点是中国第二款五代机歼-35,但不可否认,随着中方公开了全球首创的歼-20S双座隐形战机,这同样让各界特别是美国军工科技界大为震惊。要知道,“忠诚僚机”的作战理念最早就是美军提出的,只不过,受制于无人机技术和协同作战理念的瓶颈,美军始终没有更进一步。
反倒是中方,不仅在无人机研发应用上遥遥领先,更是在五代隐身战机与无人机的配合作战上取得重大突破。从根本来说,指挥无人机协同作战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都远超外界想象。按照中国科研人员在这篇论文中的介绍,歼-20S的两名飞行员有庞大的工作量要做,他们需要整合来自卫星、预警机、地面雷达和无人机的数据、还要评估战场态势、为无人机分配目标,并瞬间为攻防做决策。因此,20:1这个数据的背后,足以凸显出中美在“忠诚僚机”领域目前的巨大差距。
有意思的是,歼-20性能超越F-22的观点已经成为共识,但依然有西方媒体和军迷故意贬低歼-20,甚至还将不是一个等级的F-35和歼-20进行对比。去年,海外社交媒体就爆出了一个猛料:从网上流传的一张图片来看,我国的歼-20战机居然被日本的F-35战机的红外线锁定,由于有“疑似现场图片”流出,很多人信以为真。事实上,这完全是一次精心炒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张所谓的“现场图”是经过放大和截图处理的。真相很快浮出水面,原来画面中的“歼-20”仅仅是一个模型机,事实是一个小朋友不慎将这款模型误吞下肚后,拍下了一张CT图片,而有心人士将CT照片裁减处理,于是编制出了假新闻。
从根本来说,歼-20的各项性能指标目标都达到了世界一流标准。就以隐身性能来说,它完全碾压美制F-22和F-35。一方面,在造型设计上,歼-20采用基于涡流控制技术的升力体机身,细节布局既保证超音速飞行和机动能力,也确保高隐身性。尤其是在隐身涂层方面,它采用了当下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材料,足以确保战机成功规避敌方雷达侦察。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的两款五代机,F-22已经停产定型,F-35问题不断,唯有我们的歼-20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不断优化升级,再加上歼-35的横空出世,在五代机的赛道,中国是当之无愧的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