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和科技战已经全面铺开,不遮不掩。从芯片大战,到封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美国政府的干预手段和贸易保护措施接连不断,而中方则从供应链入手,频频打出组合拳。2025年刚一开年,中国商务部就甩出了一张王炸,让美国在内的全球新能源产业即将天翻地覆。1月2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将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电池用磷酸铁锂制备技术列入 禁止出口限制技术目录 。这一回,中方的反制直接掐中的美国的命脉。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我们之所以有如此硬的底气叫板美国,就是因为中国占据 全球锂电池产业链的大半壁江山。权威数据显示,全球70%的锂加工领域由中国主导,90%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由中国供货。毫不夸张地说,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转,就是因为有中国技术和中国供应链的双重护航。

如今,中国商务部开启禁令,这也意味着未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再也无法接触到这些核心技术。特别是美国,近年来同样在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数据显示,仅仅2023年,美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总额就达到了2390亿美元,其中美国联邦政府的投资占比为14%。与此同时,美国能源部在2024年还宣布了一项总投资达30亿美元的电池资金计划,旨在推动电池相关基础设施的发展,借此强化美国在全球电池生产中的竞争力。然而,中国掌握的这些核心技术就是推动这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力来源。这一回,美国多年的布局将受到影响,众多企业要面临“卡脖子”的难题。

就以磷酸铁锂制备技术,中国技术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主导。一旦离开了它,美国的电池制造产业真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网友或许会问,美国财大气粗,再加上不缺锂矿,难道不能自力更生吗?对于这一点,中国在稀土产业链的反制就是最好的说明。美国本土虽然也有庞大的稀土矿,但相关企业都已经停产,再加上提纯技术落后,一旦重启产业链,不仅有漫长的重建周期,相关产品的成本也将高得离谱,最终不适应市场竞争。反观我国,既有资源又有技术,还有对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主导权,这就注定了中方的反制让美国彻底没辙。

中国商务部的这波反制,其实就是对此前美国打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有力回应。既然美国政府可以直接干涉中国电动汽车的出口,那么中国就追随产业链上游,直接从电池产业链下手。要知道,在电池产业链从原材料开采到整车制造的各个环节,我国都拥有闭环式全链条生产模式 ,完全不需要依赖外部技术输入。这也意味着,即便美国联合西方阵营彻底孤立中国,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依然是当之无愧的“扛把子”。与此同时,借着此次限制技术出口,我们也能有力地护住核心技术,防止成果外流。

近年来,美国针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动作层出不穷,面对美国的一次次挑衅,我们也化被动防守为 主动出击,开始精准打击美国软肋。看似小小的锂电池,实则关系到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命脉,因为它涉及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军工等多个重要领域。尤其是美国军工企业,按照美国国防情报公司的报告评估,几乎各个军种的重量级武器生产都会因为中方的管制而受到影响。这一回,美国不仅是被拿捏了七寸,更是伤筋动骨,损失惨重。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