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小甜甜”,如今成了“牛夫人”。随着中国空军战机更新迭代不断提速,更多国产新型战机的服役,也让军迷们有了“喜新厌旧”的幸福烦恼。其中,中国空军现役24架苏-35战机的地位目前就非常尴尬。要知道,我国在2015年花费重金从俄罗斯引进了苏-35重型战斗机,这也是我国最后一次从俄罗斯大规模引进主力武器装备。尽管苏-35至今依然是俄罗斯空军的绝对主力,但对于拥有歼-16和歼-20的中国空军来说,苏-35真的是像鸡肋一样,丢之可惜,弃之无味了。
首先从时间节点来看,苏-35可谓是生不逢时。因为我国是2015年引进的24架苏-35战斗机,俄罗斯则是2016年年底开始交付,而国产歼-16战斗机同样是在2016年开始服役的。这两款战机同样是重型双发战斗机,而且都是“侧卫”家族的成员,有着极为相似的“血脉关系”。只不过,歼-16作为后起之秀,融入了更多的中国自主科技成果。尤其是在雷达和武器配置方面,它不仅搭载了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并且可以挂载霹雳-15和霹雳-17远程空空导弹,再加上航电方面也实现了纯国产化,这就导致其整体作战性能远超苏-35。
更为重要的是,歼-16有大航程、高载荷优势,是战场名副其实的多面手,因此可以承担多种作战任务,而苏-35性能比较单一,只能被定义为空优机型,但偏偏其制空作战能力还不如歼-16。试想一下,一个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超级学霸,一个是偏科的学生,在单科成绩对比上,学霸也是更胜一筹,如此明显的差距,自然让苏-35的受重视程度远不如歼-16。
除了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困扰之外,我国更先进的重型战斗机歼-20横空出世,进一步让苏-35相形见绌。歼-20和苏-35同为空优型战机,但歼-20却是五代隐身战机,本身就对苏-35有代差优势。与此同时,它的雷达、航电、武器均大幅领先苏-35,其制空作战能力自然遥遥领先。这还不算,真正让苏-35彻底跌下神坛的,是中国空军内部的模拟对抗。据悉,在2019年的“金头盔”模拟对抗赛中,苏-35碰国产歼-10C战机,结果全程被碾压。要知道,歼-10C属于后起之秀,在中国空军作战序列中根本排不进一线序列。如此来看,不得不让很多人都对苏-35大失所望。
那么,采购单价过亿元的苏-35,是不是一笔亏本买卖或“友情”订单呢?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如今胃口大开的我们,根本不知道当年挨饿的滋味。要知道,我们和俄罗斯达成采购苏-35的相关协议是在2013年,当时我们自主研发的歼-16和歼-20还没有大量服役,中国空军的主力战机还是歼-11B和歼-10B,它们都没有搭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当时能够撑起门面的就是从俄罗斯引进的苏-27。从国防安全角度来说,我们自然需要尽快引进一款更加强大的先进战斗机。而在全球军售市场,美西方国家长期对我国封锁,我们能够选择的也就是俄制战机,而当时苏-35已经在叙利亚内战中有着惊艳表现,很多国家开启疯抢,这样一款经过实战考验的四代战机,再加上中俄紧密的合作关系,自然是中国空军采购的首选。
即便是在今天,虽然说我们拥有了多款性能出众的国产战机,但苏-35依然有用武之地。毕竟,我国面临的国防形势很严峻,台海和南海方向的军事对抗不断升级,这就需要我们有强大的空中作战集群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尽管苏-35战斗机的雷达航电虽然不及歼-16等国产机型,但苏-35采用中央升力体布局,搭配上增设三维矢量推力喷口的AL-41F1S发动机,机动性和操控性依然非常车速而,再加上拥有12个外挂点的武器配置,在实战中,苏-35完全可以躲在歼-20的身后充当第二波次的打击集群,还能在日常战备巡航中驱逐外机的任务。总而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更何况苏-35依然是可圈可点的四代机,远远没有到彻底报废退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