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曾涛】

自我2023年12月8日踏上伊朗这片古老的土地,开始我在异国求学的经历,粗略算来,这已经是我在伊朗度过的第二个春节了。

我的博士学位是在伊斯法罕大学攻读的,由于这里距离德黑兰较远,再加上第一年刚来到伊朗时忙于注册、办理住宿、上课、考试等各种事宜,那个春节只能一个人度过。我至今记得,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异国他乡独自迎接春节。

因为是一个人过年,加上懒得做饭,年夜饭也变得格外简单。那天晚上,我只是随便热了一下中午的剩菜,草草地吃了一顿。当时的孤独与落寞虽已淡去,但回忆起来却夹杂着几分心酸。如今,每当和家人或朋友聊起这段经历时,大家总将它当作笑谈,而我也以轻松的语气讲述,但心底的那种异乡漂泊的情感,依然历历在目。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从北京语言大学来了11名波斯语专业的交换生。虽然我的年纪与这群同学相比差距不小,但由于我的恩师(王泽壮教授)正是这群同学的系主任,大家因为同一个老师很快熟络起来。

更令人欣喜的是,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在12月底特别邀请我们伊斯法罕大学的同学前往德黑兰参加新年活动。在好友的陪伴下,又去了海外游子的“第二故乡”——大使馆,这个春节对我来说格外特别。虽然依旧是“独在异乡为异客”,却也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和浓浓的年味。

德黑兰夜景作者供图,下同

出发

我们在伊斯法罕大学读书。伊斯法罕位于伊朗中部,是伊朗的第三大城市,同时也是一座享誉全球的文明古城。它曾是波斯第三王朝——萨法维王朝的首都,自古便以“伊斯法罕半天下”的美誉闻名于世。伊斯法罕距离德黑兰近400公里,而伊朗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大巴车,飞机和火车的班次相对较少,因此,大巴车成为除自驾以外最常见的出行方式。我们自然也选择了这种方式。

从伊斯法罕乘坐大巴到德黑兰需要6到7个小时。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大使馆活动,我们提前一天在下午2点从伊斯法罕出发,预计晚上9点左右到达德黑兰。

一路上,大巴车停停走走,虽然旅途略显劳累,但沿途壮丽的风景和对即将到来的大使馆活动的期待,冲淡了疲惫,甚至让这段旅程变得轻松愉快了许多。这次旅程虽然辛苦,却充满了期待与喜悦。

最终,在将近7个小时的行程后,我们顺利到达了伊朗的首都德黑兰。此时已是晚上9点半,但德黑兰的街头依然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尽管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来到德黑兰,但每次都被这座城市的繁忙和堵车所震撼。

住宿方面,我们原本在网上预订的一家民宿,由于外国游客较多,已被住满。于是,我们一行人背着背包,在德黑兰的街头寻找酒店。最终,我们找到了一家名为“هتل بهار”(意为“春天酒店”)的旅馆。因为旅途实在太过劳累,大家在春天酒店中,伴着德黑兰喧闹的车鸣声,早早地进入了梦乡。

庆典前,游历德黑兰

下午4点半,大使馆原定的庆典即将开始。尽管我已经多次来过德黑兰,但与我同行的同学们却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踏上这座城市的土地。因此,在前往大使馆参加活动之前,我们决定简单游览一下德黑兰的风景名胜。

此次我们计划前往两个德黑兰最著名的景点:古列斯坦宫和德黑兰博物馆。

恺伽王朝末期恺伽王室与王宫工作人员合影

古列斯坦宫,又称玫瑰宫,位于德黑兰市中心,是一座被优雅花园环绕的壮丽建筑。花园内布置有池塘与绿植区,为这片静谧的空间增添了独特的美感。宫殿内外装饰华丽、精致,尤其以19世纪风格最具特色,被誉为恺伽艺术与建筑的巅峰之作。它巧妙融合了传统波斯艺术与工艺,同时借鉴了18世纪建筑和技术元素,开创了一种独具魅力的新风格。

如今,古列斯坦宫依然是伊朗艺术家与建筑师的重要灵感源泉,生动展现了波斯文明的辉煌与创新。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波斯艺术的无尽魅力,还能发现当时中国与伊朗贸易交流的影迹,比如精美的瓷器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古列斯坦宫所藏中国清朝粉彩大瓶

辞别古列斯坦宫后,我们乘车前往德黑兰国家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由两部分组成:1937年建成的古伊朗博物馆(又称“前伊斯兰时代馆”)和1972年建成的伊朗伊斯兰时代博物馆。馆内珍藏着横跨古代与中世纪的伊朗文物,包括陶器、金属制品、纺织品,以及一些珍稀的书籍与货币。此外,博物馆设有多个按历史时期和考古主题分类的研究部门,进一步展现伊朗丰富的文化遗产。

北京语言大学的同学们围观伊朗古钱币

伊朗伊斯兰时代博物馆尤其令人瞩目,收藏了大量来自伊尔汗时期至萨法维时期的文物。这一时期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十分密切,博物馆内陈列了丰富的中国元、明时期的瓷器、书画等珍品,生动再现了中伊交流的辉煌历史与文化交融的辉煌篇章。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