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反对没用,印度的大批炮弹正运往乌克兰,为何向来被看作是普京“小弟”的莫迪,此时居然敢对莫斯科背后捅刀?
印度向来是俄罗斯的核心盟友,印度总理莫迪多年来像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小弟”,但在关键的援乌问题上,新德里当局有了异动。路透社近日透露了一则令人意外的消息,根据印度和欧洲国防消息人士的说法,印度正在通过欧洲客户,将自己生产的炮弹转运给乌克兰,帮助乌克兰部队使用这些炮弹对抗俄军,商业海关数据证实了这些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据说早在一年前就开始这么干了,而俄罗斯当然发现了问题,莫斯科曾至少两次对印度表达反对。俄罗斯外交部部长拉夫罗夫在今年7月,就和印度外长苏杰生讨论过这个问题,但二人讨论的结果并不清楚。目前为止,俄罗斯和印度方面都没有对此做出直接回应,但极有可能,此事不是空穴来风,不然俄印恐怕早就对此做出了澄清。那么,作为俄罗斯的老朋友,印度此次为何不惜冒着惹怒俄罗斯的风险,向欧洲转交乌克兰急需的弹药呢?对此,我们现在可以总结出三个可能的原因。
首先,军工出口的利益是印度此举的直接动机。众所周知,俄乌冲突爆发以后,俄乌双方对炮弹等武器的需求很大,这直接推高了国际军火市场上相关装备的价格,尤其是155mm炮弹更是供不应求。一些商业公司的分析指出,北约国家155mm炮弹平均价格为4000美元,而俄罗斯生产同类炮弹的单价约为1000美元。显然,借助这个时间点对北约国家出口炮弹就是有利可图的,莫迪大概率就是看中了这个经济利益。有趣的是,印度在2023至2024财年,国防出口超过26亿美元,和上一财年相比大增32.6%,新德里当局是不是捡了俄乌冲突的便宜,答案不言而喻。
其次,除去军工出口的利益外,莫迪此举也有政治外交方面的考虑。印度当前的外交战略,可以精炼概括为一边保持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一边加强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以便帮助自己应对中国。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印度对俄乌冲突的态度是非常暧昧的,莫迪既不敢因俄乌冲突批评俄罗斯,但又怕被西方认为和俄罗斯走得太近,因此时不时地说了句西方爱听的话,在平民安全等问题上委婉地批评一下俄罗斯。有理由认为,印度之所以容忍,或者说是默许印度企业间接地为乌克兰提供炮弹,存在通过此举向西方集团示好的意图。
综上所述,印度基于自己的外交战略和判断,在俄乌冲突中扮演了一个非常微妙的角色,一边拒绝谴责俄罗斯,一边偷偷摸摸地给乌克兰输送弹药。但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莫迪这么做,难道不会引起普京的愤怒吗?其实,普京对此肯定是不高兴,但莫斯科现在恐怕不会因此对新德里进行反制。须知,在俄罗斯遭遇西方集团集体孤立的背景下,印度是俄罗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在俄罗斯所有的合作伙伴中,第一位无疑是中国,但印度如果说第三,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二。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虽然对印度有不满,但除去口头抗议之外,恐怕没有太多办法向新德里当局表达不满。至于印度这种“两面下注”的策略会持续多久,最终又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就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