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香港的全英文报刊《南华早报》播报,美国从我国获取月壤样本的机会越来越渺茫,尽管我国愿意与美国分享从月球取得的月壤样品,但NASA“一直都没有回应”。

要知道,美国对月壤样品可是垂涎不已,多次向我国提出索要月壤,如今我国倒是愿意,怎么美国又不乐意了?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人类登上月球的国家,美国曾是拥有382公斤月壤的“月壤大户”,不过,美国所取回的月壤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研究。

因为我国的月壤更具有研究价值,在嫦娥五号的样品中,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了可能为人类生存提供必要条件的水元素。

在我国月壤被赠与俄罗斯后,俄罗斯专家也在月壤样本中发现了类似金属的线状晶体,可以说不管月壤到了谁的手里,都能有大收获。

但美国拥有的月壤主要由硅、铝、氧等矿物质元素组成,却没有嫦娥五号所含有的玻璃质物质、长石和橄榄石。

而在微量元素方面,美国的月壤中含有大量的铁氧化物,我国的月壤样本中大多是铝氧化物、钙氧化物以及斜方辉石。

另外,中美两国之间的月壤的密度、孔隙率和颗粒大小等物理特性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月壤有如此多的不同,也难怪美国要来分一杯羹了。

为了参与到中国月壤的研究活动中,美国曾经多次喊话“科学无国界”,要求我国将月壤分享给全世界。

但实际上,美国早就从自家的法令上断绝了和中国航天的来往,臭名昭著的《沃尔夫条款》,就是阻挡美国和中国合作的一道高门槛。

虽然美国多次称我国不愿意分月壤,实际上我国并未直接把美国方面提出的申请与“合作”拒之门外。

只不过,我们一直都在提醒美国:沃尔夫条款是中美两国合作的法律性障碍,想要合作就必须要破除这个障碍。

不过,美国的态度游移不定。

在2024年10月意大利的国际宇航大会上,NASA局长纳尔逊对媒体表示,“目前NASA一直都在积极与中国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以租借月壤样本。”

但他也表示“这种合作并不会对国家安全问题造成影响”

纳尔逊的言外之意,就是只想合作,却不想废除沃尔夫条款。

既然如此,美国就只能继续抱着这项法令,游走在中国的合作圈之外。

我国的月壤研究已经向国际上110多家研究团队开放,并且批准发放超过80克的月壤,嫦娥六号的样本也在多个场所进行展出,同样会在特定时期开放对其他国家的科研申请。

如果美国当真想要和我国进行公平、对等、公开的科学合作,就一定要改掉摆正姿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个提议估计美国是很难采纳了。

事实上,在科技发展的多个领域,美国都为中国设置了一道门槛,比如生物技术。

就在2023年,解读中国人基因组的论文刚刚发表,2024年美国参众两院就开始讨论“生物安全法案。”

简单来说,就是保护国家的生物数据,包括人类基因组数据。一旦这项法案通过,我国华大基因等生物公司将无法再与美国合作。

尽管当下,这项法案的讨论议程被推迟,但从《沃尔夫条款》的签署来看,未来这项生物安全法案或许真的会被通过。

好在当下的中国早已不同过往,我们能在航天领域做到从0到1,在生物技术领域同样可以。

那句“任何杀不死我的,终将让我变得更强大”,就是中国成长路上最好的印证。

至于月壤的问题,《南华早报》的播报也没有说错,我国始终没有关上和美国合作的大门,是美国自己设置了限制,以至于造成如今的尴尬境地。

参考资料:
[1]《中国已准备好,但美国一直没回应》环球时报
[2]《美国想借月壤,为什么我们就是不借?》新民周刊
[3]《港媒:中美交换月球样品希望渺茫》参考消息网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