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新总理上台,马克龙安排来华“求情”,西方“双标”再度上演,中方已立下三条规矩,马克龙还想蒙混过关吗?
不久前法国政局动荡,前总理巴尼耶由于削减政府开支,被反对党弹劾下台,而削减的金额只有区区600亿欧元。无奈之下,法国总统马克龙只能指定新总理,73岁的法国民主运动党主席贝鲁扛起了重担,今年1月3号,新政府完成组阁并重新运行。作为马克龙的政治盟友,贝鲁上台后就接到了政治任务,被指派访问中国在白兰地税收问题上向中国“求情”。
去年10月,欧委会不按程序,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最高达45.3%的“最终反补贴税”,引发了中方的反制,中国商务部决定对欧洲的乳制品、猪肉产品、化工产品和白兰地启动调查,并宣布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中国从欧洲进口的白兰地大多来自于法国,反制开启后,法国的白兰地生产商和葡萄种植者遭受重大损失,一时间民怨沸腾,法国白兰地相关从业者对马克龙政府施压,要求与中国斡旋以解除加税。随后法国相关贸易代表在11月访华,马克龙也在当月的G20峰会上面见中国领导人,此番法国总理访华是马克龙的既定计划,区别在于执行者由巴尼耶变成了贝鲁,但目的却是一样的,那就是说服中国取消对欧洲白兰地的反倾销措施。不得不说,马克龙完全是自作自受,在欧盟提议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前,中方曾多次斡旋,奉劝欧洲以中欧关系为重,避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但却收效甚微。在欧盟的决策中,法国是投下赞成票的国家之一,如今中国的“板子”打到身上,马克龙才知道疼,已经为时已晚。
早在去年11月法国代表普里马访华时,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曾亲自接见,并把话说到了明面上,强调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粗暴加税,严重阻碍了中欧汽车产业合作,是中欧业界当前的重大关切,并对法国立下了三条规矩。一是要求法方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欧委会改弦更张。二是强调中方开展的白兰地、猪肉和乳制品等三起调查,符合中方国内程序和世贸组织规则,言外之意是法方不应置喙。三是表明中方将继续依法开展调查。不难看出,中方的意思很明确,欧盟的加税无理无据,中方反制高度合理,法国要想让调查取消,只能从欧盟上下功夫。
另一方面,中国不会由于法国的求情而偃旗息鼓,将致力于维护中企的合法权利和国家利益,法方应当设身处地,为中国的电动车企业和广大从业者考虑,而不是单方面以“双标”思维片面强调法方利益。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龙一直高呼所谓的“欧洲自主”,但这个“自主”更应该体现在保障地区利益和中欧关系中,而不是拿中国当“背景板”,做损人不利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