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场对话可不是简单的聚会,里面暗藏玄机。事实上,欧盟一直都打算给中国电动汽车“扣个大帽子”——中国企业靠政府补贴,扰乱了市场秩序。听上去冠冕堂皇,实则就是为本土车企保驾护航贸易保护主义。欧盟试图通过一纸“反补贴案”把中国企业堵在门外。欧盟的这套说辞,就是不想让中国的品牌抢占本土市场份额。中国车质量好、价格好,可真不是我们的错。欧洲人真会玩,嘴上喊着要新能源,背后却怕得要命,担心自家车厂倒闭。
对此,中方向欧盟表达了强烈不满,双方经过多轮磋商仍未达成一致。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内部对此决策的反对声也不小,各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不断显现。在过去的三个月,中国对欧盟展开了一系列反制措施,涉及猪肉、大排量燃油车、风力发电设备等多个领域。这些措施不仅是对欧盟无理由制裁的回应,也是中国捍卫自身产业和市场利益的有力行动。中欧之间的博弈逐渐从单纯的贸易摩擦演变为全方位的经济较量,对两大经济体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中,欧盟成员西班牙的态度转变尤其耐人寻味。本月上旬,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访问中国,希望能成为中欧磋商的调停者,推动双方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西班牙希望中方在对欧盟反制商品问题上高抬贵手,至少放西班牙一马。然而欧盟想要通过任何一项重大决议都需要全员投票,西班牙、德
国这些表明立场国家都投下了弃权票,然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弃权就等于默许,西班牙是担忧制裁造成的利益损失,所以才火急火燎的到访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