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老中青翻译家对谈大奖儿童文学暨‘小书虫国际大奖文学阶梯阅读’系列新书首发”活动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热烈举行。翻译界的精英、行业媒体与众多读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的奥秘,见证新书的诞生。
新东方童书出版人刘格均登台致辞,她从当下孩子们所处的信息化时代出发,深入剖析了碎片化信息对孩子们深度阅读能力的冲击,并强调了深度阅读、深度思考对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意义。“这套丛书的出版旨在打破碎片化信息的干扰,培养孩子长期、稳定、专注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希望这些优秀的国际文学作品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面对一些困惑和挑战时,给孩子带来启发。”
刘格均指出,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二次创作,打造质量过硬的国际大奖儿童文学阅读属性,少不了译者的助力,翻译家们以其深厚的翻译功底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将儿童文学作品的精髓,用精准而生动的语言呈现给中国的小读者。
在对谈环节,著名翻译家、作家、刘文飞分享了他对《骑鹿女孩》的深刻感悟。这本书源于俄罗斯极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书中女孩简单原始却幸福的生活令人深思。翻译过程中,他体会到儿童文学虽应语言简洁,但思想深度不可简单化,要以儿童能接受的方式展现真实世界。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翻译研究室主任、“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顾牧则讲述了自己与儿童文学的渊源。从在德国读博时邻居的推荐,到成为母亲后陪伴女儿阅读,顾牧认为儿童文学不应是被成年人遗忘的精彩世界。在翻译《留给小岛的夏天》时,她以女儿为首位读者,汲取反馈。这本书最亮眼的地方在于不回避严肃话题,能让孩子正视生活困难、成长困惑,以细腻的笔触引导孩子理解生活的复杂性,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译时要保留这些精髓,助力孩子成长。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德语译审、主播、“德译中童书翻译奖”获得者孔杰毫无保留地传授了自己的翻译经验。他认为字词斟酌和考虑儿童阅读韵味在翻译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翻译童书要避免成人化表达。他习惯多次修改译文,使其契合儿童阅读习惯,让小读者能深刻代入角色,从中汲取勇气和智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西班牙语主播杨喆回忆起初次接触《奔跑吧!黑豹》时的情景,她表示尽管当时生病,仍被故事深深吸引。这本书主题深刻,动物刻画细腻,她为翻译做了大量功课,积极优化译文,找到多位中小学语文老师试读,从中得到很多启发。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活动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