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消息称,美国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斯凯迪奥(Skydio)在因对台军售而被中方制裁20余天后,出现了供应链危机。在中国东莞有一家日企子公司,此前是斯凯迪奥唯一的电池供应商,现在供应已经中断,斯凯迪奥只能对无人机电池进行定量配给。处于困境之中的斯凯迪奥向白宫高级官员寻求帮助,期望美国及其盟友能够解决其“电池断供”的问题,该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还发文称中国“试图消灭领先的美国无人机公司”。这一“贼喊捉贼”的闹剧,暴露出美式双标的多重虚伪面孔。

显然,这番话是戳中美国政府痛点了。近两年,在美国的引领下,整个西方兴起了一股所谓“去风险”“减少对华依赖”的风气。在他们看来,如果本国企业发展受阻,就必定会加大对中国商品的采购力度,这便是那些西方政客的心思。斯凯迪奥如今发出的求助信号,让美国政客们“如临大敌”,纷纷开始游说拜登政府。拜登政府将会出手相助,这已然是毫无悬念的结果。实际上,布里上周已经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会面,并且还在白宫和其他高级官员进行过商讨。

一位匿名的美国官员称:“我们怀疑斯凯迪奥遭受攻击的原因在于,该公司或许被视作大疆的竞争对手。”接着,美国官员们开始大肆炒作“去风险”这一话题,宣称这一事件凸显了“关键供应链集中在中国所产生的风险”。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的共和党主席约翰·莫勒纳尔借此机会炒作“中国威胁”。他指出,中国对无人机、制药以及其他行业供应链的掌控,“宛如一把对准美国经济的上膛之枪”。

斯凯迪奥公司做了不少坏事。大疆虽被美国禁止用于军事用途,却依旧占据美国80%的商用市场。斯凯迪奥由于难以与大疆竞争,于是退出了零售市场和部分商业市场。正因为如此,该公司的CEO在今年6月举办的众议院听证会上发表演讲,呼吁打击中国的半导体、造船以及无人机战略,特别提出要对中国的无人机征收关税来保护美国本国的无人机产业。据美国媒体报道,斯凯迪奥公司的游说预算出现了大幅增长,从2019年的1万美元以及6名注册说客,增长到了2023年的5.6万美元和24名说客。

另外,有一个颇为有趣的情况。据今年6月乌克兰媒体报道,斯凯迪奥的无人机远不像其宣传那般好用。许多乌军前线士兵都在抱怨,美制无人机要么难以抵御俄军电子战干扰,要么性能参数与宣传标准不符,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屡有发生。斯凯迪奥首席执行官亚当·布赖甚至也承认了这一点,他称美国无人机确实并非“一个非常成功的平台”。而美国企业之所以生产不出可靠耐用的无人机,美国政府的一系列禁令难辞其咎。

美国政府一直在对中国无人机进行“追剿”,并且打击的力度和频率不断增加。2016年的时候,就有美国议员以“网络数据安全”为借口,提出限制大疆的提案。到了2017年,美国国防部将大疆列入制裁名单,宣称大疆无人机“极有可能向中国政府提供涉及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和执法方面的数据”。2019年5月,美国政府又一次禁止美国联邦机构购买被认定存在“安全威胁”的国家所制造的无人机,还禁止使用联邦资金去购买大疆无人机。实际上,大疆DJI既不属于中国军方,也不受中国军方的管控。

美国的“围堵”战略具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特点。然而,六年的时间过去了,美国的这一“围堵”战略真的起到作用了吗?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彭博社近期发布的一份长篇调查报告显示,虽然美国及其盟友的围堵在短期内好像让中国在先进领域的发展受到了一些阻碍,但是对13项关键技术进行追踪的结果表明,中国在很多领域实际上仍然取得了突破,成功实现突围,并且在5个关键技术领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