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消息称,特朗普的核心竞选主张中有一项为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 - 20%的关税,并且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60%的高额关税。不少人担心,在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的情况下,中美之间的贸易会变得更加艰难。不过,高盛指出,中国或许并非是面临此种困境的唯一亚洲国家。高盛的首席亚太经济学家安德鲁表示,自特朗普上一届任期开始,美国对中国的双边贸易逆差有所降低,但美国对其他亚洲出口国的贸易逆差却大幅增加,这表明美国可能会对其他亚洲出口国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查。
尽管美方表示“深感忧虑”,但由中资控股且投资开发的秘鲁钱凯港,近日还是在APEC会议期间正式“开港”了。美国官员在多个场合试图进行恐吓、阻挠,均未奏效。16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资深顾问扬言,特朗普提出的对华60%的关税,也应当适用于所有经钱凯港入境美国的货物。该顾问还宣称,对经钱凯港的货物征收60%的关税,目的还在于让各国在考虑是否允许中国在其领土上建设港口时能够“慎重思考”。他表示:“这是对任何与中国在海上基础设施方面有合作的国家的一种警告,其中也包括墨西哥。”
美国企图借关税来打压中国制造,促使部分产业链向东南亚和印度转移,从而削减中国的全球市场份额。并且,一旦开启经济上的“脱钩”进程,双边关系稳定的支柱就会崩塌,不稳定的经济环境会使区域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在此情形下,美军必然会拉拢盟友,扩大其在东亚的军事部署,加强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封锁。就像美国的盟友纷纷表现出紧张情绪那样,特朗普提出的关税不只是针对中国,也是对整个亚太地区发出的威慑信号。
伦敦国王学院的中国问题专家芝诺·莱奥尼白称,特朗普的第二届政府或许会弱化美国的联盟体系,这对中国而言“极为有利”。实际上,类似情况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就已出现。而这致使诸多国家对美国作为稳定且可靠的合作伙伴的信任产生动摇,欧洲和亚太地区均有此感受。比如,特朗普要求韩国和日本为美军驻在本国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这使得韩日两国心怀不满。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则谋求在美国与中国之间达成平衡。
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前总统特朗普赢得2024年美国大选之后,亚太区股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11月7日,日经225指数开盘时一度高开,不过随后便开始下跌,跌幅一度扩大到超过1%。此外,各国货币汇率的表现也备受市场关注。7日,在东京外汇市场上,日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至1美元兑换154.5日元,这一汇率创下了自7月下旬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他货币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韩元兑美元汇率跌至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泰铢、印尼盾、越南盾等货币,均跌至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对此,当地时间11月16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秘鲁首都利马召开。会议结束之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发布了一张APEC成员领导人的“全家福”照片。在这张照片里,站在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右手边的为中国领导人,其左手边是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这一合影当中,美国总统拜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韩国总统尹锡悦等多位领导人也在其中。华春莹着重指出,中国将于2026年担任亚太经合组织的东道主,期待与各方共同深化亚太地区的合作。
亚太经合组织于冷战即将结束、新一轮经济全球化逐步兴起之际诞生,始终将推动经济全球化视为自身的使命。诸如“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方向,避免走少数国家独占霸权的旧路”“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各参与方共同构建陆海联动、协同发展的互联互通网络”等理念,在利马会议期间,中国发出的这些响亮声音得到了各方的共鸣。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里,亚太应扮演何种角色呢?中方表示:“展望未来,亚太要持续担当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