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民晚报报道,近期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视频号发布了一条名为“从巴厘岛到旧金山到利马,探寻新时期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的视频。该视频主要提及中美元首将在2024年度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于秘鲁首都利马进行会晤,并且回顾了双方在2022年11月于印尼巴厘岛、2023年11月于美国旧金山的会晤。在国际社会瞩目此次利马会晤之时,不得不指出的是,从利马的APEC会场,到即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拜登以美国总统之名进行的外访,这很可能是最后一次重大外访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袁征表示,拜登不是一位极具“进取心”的美国总统。他身为资深参议员,身上老道圆滑的政客特征十分明显。在其任职期间,无论是G20峰会还是APEC会议等场合,他从未提出过非常亮眼的主张。虽然拜登在外交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他或许并没有留下更多政治遗产的强烈愿望。着眼于此次拉美之行,拜登政府能够提出何种新提议,以及中美可能举行的元首会晤会达成什么样的共识,这些或许都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在美国面临众多内部挑战的当下,其对外政策尤其是同盟政策的走向备受关注。

从外交部发布的通报来看,中方领导人是“应约”进行会见,这表明此次会面是由拜登主动提出,期望与中方领导人进行面对面会谈的。这一情况显示,在美国政府的过渡阶段,拜登面临诸多问题,美国有必要与中国高层开展面对面的磋商与沟通。在中方领导人与拜登的此次会晤之后,双方达成了一些成果共识。其中,两国元首再次确认了双方就中美关系指导原则达成的七点共识,具体内容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保持沟通、防止冲突、恪守《联合国宪章》,在存在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合作,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中的竞争因素。

在本次会晤期间,中方着重强调,一个中国原则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构成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石,这一原则必须得到严格遵循。同时,中方为美方指明了方向:若要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美方的关键在于认清赖清德以及民进党当局所秉持的“台独”本质,在处理台湾问题时保持谨慎态度,明确地站在反对“台独”的立场上,并且积极支持中国实现和平统一。

中方针对美方划下了四条红线之后,拜登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应。拜登表示,美国并不支持“台独”,无意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不会借助台湾问题与中国展开竞争,而是会持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由此可见,在中方清晰地表明自身立场之后,美方的态度有了一定的转变,相较于之前,强硬的姿态有所缓和。

在本次中美最高级别会晤中,我们可以发现拜登的表现相对友善,不再如以往那般咄咄逼人,其对华态度有了很大程度的缓和。他不仅与中方握手告别,还当面做出多项保证:表示不寻求“新冷战”,无意寻求对华冲突,也不会构建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拜登再次承诺美国不支持“台独”。

拜登宣称美方不寻求“新冷战”,这背后的实际原因是美国已经深刻认识到自身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相当严重。要知道,冷战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制造业的竞争,拜登深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要是打“新冷战”,根本无法战胜中国,所以才会提出“不寻求新冷战”。

中方的这一表态引发了岛内的关注,台湾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报道。这些报道指出,这恐怕是中方最高层首次于公开场合点名赖清德。在以往的官方文稿里从未有过这样的情况,蔡英文执政的8年期间,中方最高层也未曾直接点过她的名。由此可见,赖清德给台海局势造成的危险与不确定性受到中方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国台办也曾多次批评赖清德,他在公开场合宣扬“台独”的荒谬言论,兜售所谓的“两国论”,国台办还直接指出赖清德当局“倚美谋独”的行径必然走向灭亡。此次中方点明赖清德的危险性,既是说给拜登听的,也是说给特朗普听的。

拜登的表态显示出他有在任期最后时刻稳住中美关系的意图,这无疑会给中美关系增添一定的确定性,也算是他想留下的积极政治遗产。我们应该认可拜登的这种做法。毕竟,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还是具备基本的外交理性的。在他的任期内,虽然未曾停止过对华打压,不过幸运的是,中美关系并未因此失控。他即将卸任之时重新对中国作出保证,这表明他确实不想看到中美之间爆发战争,他的这一最新表态的确有利于缓和中美关系,减少两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