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近期报道称,近期中国领导人于秘鲁利马与美国总统拜登进行会晤。在美总统权力交接期间,中美元首致力于为双边关系增添稳定性。中国领导人倡导亚太经济体在面临保护主义抬头等挑战时“团结协作”。中国领导人在前一日于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书面演讲,亦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提及两个大国间的竞争时,中方采取了直截了当的态度。中国领导人指出,“修昔底德陷阱”并非历史的必然,“新冷战”不应开启也不会成功,遏制中国既不理智又不可行,更无法得逞。

中美两国恢复、新建了20多个沟通机制,在外交、安全、经贸、金融、军队、禁毒、气候变化、人文等多个领域收获了积极成果。拜登回应称,他对两国所取得的进展“极为自豪”,“这些对话能够防止误判,确保两国在竞争时不会陷入冲突”。拜登还表示,双方并非总是意见相同,但彼此间的讨论一直是“坦率”且“真诚”的。同时,双方在会谈过程中也未曾回避分歧。中国领导人深入阐述了中方在重大问题上的原则性立场。在台湾问题方面,中国领导人着重指出,一个中国原则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双边关系的政治根基,必须始终坚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指出,在元首的引领把控下,中美两国寻得了诸多“合作公约数”。过去四年间,中美双方共同促使两国的对话与合作回归正轨,恢复并新建了20多个沟通机制,于外交、安全、经贸、财政、金融、军队、禁毒、执法、农业、气候变化、人文等领域收获了积极成果。当前,中美关系处于新的“十字路口”,元首会晤将为两国关系给予新的战略导向。“借助此次利马会晤,中方既对过去几年的成败、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也对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走向开展了主动规划。”

另外,特朗普胜选给中美关系造成的影响是多维度的,涵盖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关系等诸多层面。其一,在经济范畴,特朗普胜选或许会使中美经贸关系面临更多不确定性。特朗普在前一个任期里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从而引发了激烈的贸易战。其二,在政治与国际关系层面,特朗普胜选有可能加重全球贸易风险,并且对国际关系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虽然面临挑战,但中美之间仍存在合作空间。特朗普首个任期内,中美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这一事实体现出双方在赤字问题、贸易顺差等经济事务上秉持务实态度。

近日,国际商界遭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风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要对源自中国的商品课以高达60%的关税,此消息一经传出,即刻在全球引发了强烈震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不但使中美贸易关系被阴霾笼罩,而且令美国的传统盟友国家陷入左右为难之境。在特朗普关税威胁面前,这些国家着手重新考量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它们心里明白,一旦美国真的推行这一关税政策,必然会给本国的经济与贸易带来巨大冲击。于亚太经合组织(APEC)和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都表达了对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忧虑。

尽管特朗普尚未正式重返白宫,但其“孤立主义”倾向已十分明显,这让美国的盟友群体极为不安。与拜登政府所奉行的“团结”策略相比,特朗普的强硬与自私使众多盟友心生寒意。在拜登执政期间,即便美国在拉帮结派的过程中,也会给予盟友一定的利益回报;特朗普却可能无视盟友利益,只要不符合“美国优先”原则,盟友就可能成为其利益收割的对象。对美国的盟友们来说,由拜登所代表的民主党执政似乎更值得选择。不过,盟友们的这种倾向转变并非毫无缘由,中国实力不断增强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有关专家指出,关税战与制造业回归存在关联。美国企图凭借高关税将外部产品拒之门外,从而为国内市场腾出空间。金教授认为,美国制造业回归极有可能无法达成。当下美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什么呢?那就是缺乏合格的劳动力。制造业劳动力是需要经过培训的,就像上海以前存在学徒制度一样。真正复杂的制造业,或许需要五级技工及以上水平的劳动力,这才是美国面临的真正问题所在。美国虽有盈利的机会,但合格的工人却已不复存在。所以,从常识角度而言,美国发动关税战实际上对自身是不利的。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