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上观新闻报道,全俄民防和紧急情况问题科研所表示,俄罗斯首次批量生产模块化移动掩体“立方体 - M”。这种掩体能够保护人们免受多种威胁,例如核爆炸产生的光辐射以及放射性污染等。
报道指出,在下诺夫哥罗德州的捷尔任斯克已经开展了相关生产。据相关消息,“立方体 - M”的基础配置包含一个能够容纳54人的庇护区以及一个技术区。要是安装额外的模块,庇护所的容纳量就能够增加。与其他民防设施相比,“立方体 - M”的机动性比较强,能够通过公路或者铁路来运输。
这一消息一经传出,马上就在全球网友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普京的这一举措似乎是在为最糟糕的状况进行筹备,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核战争的阴影正在逐渐靠近。
美国政府刚刚解除禁令,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制长程武器深入打击俄罗斯本土,这使得俄乌之间的紧张局势愈发严重,俄罗斯自然也受到很大影响。俄罗斯被这一情况激怒后,开始考虑如何全方位保护本国人民。
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法令,批准更新版核学说,该法令自签署之日起开始生效。普京着重指出,这些武器涵盖了战略飞机、战术飞机、巡航导弹、无人机和其他飞行器等种类。
俄罗斯的新法令明确规定了六种可使用核武器的情况。这其中,第五种情况备受外界瞩目。该情况在政策原文中的表述为:当俄方得到可靠信息,显示敌方发动了大规模空天进攻行动,像是战略轰炸机、战术飞机、巡航导弹、无人机以及其他飞行器发动的此类行动时,俄罗斯可在这种情形下向敌方发射核武器。
据报道,乌克兰有新的情况出现。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通过了2025年预算案,其中规定,在2025年,乌克兰国防和安全领域的预算支出将达到2.23万亿格里夫纳(约合540亿美元)。这一支出数额占预算支出总额的比例为6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3%。
在此之后,乌克兰基辅市军事管理局局长波普科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基辅市将会开展安全演练。开展这一演练的目的在于,提升首都防御机构在局势可能恶化时的管理、组织、协调以及战斗水平。
长久以来,俄罗斯将核威慑作为应对美西方的一种手段。当下,俄乌冲突持续,且没有短期内停止的迹象,俄罗斯开始批量生产防核庇护所。如今,美国、德国、法国这北约集团的三大巨头意图进一步升级俄乌冲突。若俄罗斯不尽快做出应对举措,俄乌冲突极有可能升级为欧洲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