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经国务院核准,近期商务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密码局发布了2024年第51号公告,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以下简称《清单》),该清单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开始施行。即将废止的核、生物、化学、导弹等多部不同位阶的法律文件中所附的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物项,将由《清单》承接。而且,《清单》还充分吸收国际上成熟的经验做法,以10大行业领域、5种物项类型的划分方式进行系统性整合,统一编配出口管制编码,构建起完整的清单体系,这一清单体系将与《条例》同步施行。

清单中的制裁物品均为极为重要、高级且稀有的军用材料。不但原材料被制裁,与之相关的技术以及设备也在被禁之列。这就相当于从生产的上游到下游,整个生产链都被阻断了。这些材料、技术和设备都与高精尖端生产相关,它们直接影响着光学仪器、电子、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就拿广为人知的最先进隐形战机F - 22A来说,其大量采用了稀土钛合金、稀土镁合金。美国已然把稀土当作掌控军事技术制高点的关键材料。

去年7月,中国决定对镓和锗这两项关键金属实施出口管制,当时美国商务部就明确表示“美国坚决反对中国宣布对生产半导体和其他电子产品所需的关键金属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

到了2024年9月18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在国务院常务会通过,并宣布于今年12月开始实施。而美方却抹黑称“中国通过出口军民两用商品变相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如今中国正式开始对两用物项进行出口管制了,美国方面的焦虑心态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全球制造业和科技行业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分工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完成所有先进设备的制造,美国即便强大也不例外。并且,近几十年来美国更侧重于利润高的行业,对传统行业重视不够。

俄乌冲突期间,有人认为乌克兰的无人机技术主要源于欧美,不需要中国的无人机技术。但是,早前乌克兰无人机运营指挥官马亚尔参观了中国的无人机展,据了解,他此行可能是为了采购中国的小型民用无人机,这一情况表明在无人机技术领域中国依然占据优势。

你原文中的表述存在事实错误。实际情况是美国主动对中国进行围堵打压,而不是所谓“中国围堵美国,美国奋力反抗”。以下是按照正确事实进行改写的内容:

美国一直在对中国进行围堵打压。最新消息显示,美国最快将于下周公布新的对华出口限制措施,打算把200多家中国芯片企业列入出口黑名单,其中涉及HBM(高带宽内存)芯片以及AI、半导体等相关产品,禁止美国供应商向这些企业发货。拜登任期即将结束,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还要对中国芯片企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打压。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说白了就是想给美国民众留下一个“强硬”的印象,反正特朗普上台可能也会这么做,还不如自己提前行动了。

近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期间,路透社记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美国商会透露,拜登政府最早在下周就可能公布新的对华芯片出口限制措施,那么外交部对此有何看法呢?毛宁作出回应称,美国方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并且滥用出口管制措施,以此来恶意封锁和打压中国,这是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的。因为这种行径严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以及公平竞争原则,会破坏国际经贸秩序,还会扰乱全球产供链的稳定,最终受损的将是所有国家的利益。所以,中方会采取果断措施,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早前指出,美国政府打压、遏制他国企业的行为,损害了这些企业的正当权益。美国当前推行的制裁措施,毫无缘由地致使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相关人员的收益也受到影响。由此可见,美国的霸权主义对全球经济发展存在消极影响。美国的制裁不仅妨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对全球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限制作用。全球供应链若不稳定,任何经济活动都会遭受波及,这也说明贸易保护主义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