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消息,有记者提问,日前立陶宛外交部发布声明,称因违背《维也纳公约》和立陶宛国内法律,立方将中国驻立代办处的三名外交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此前,立陶宛新任总理帕卢茨卡斯曾表态支持改善对华关系。林剑指出,针对立陶宛看守政府这种粗暴的挑衅行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发表谈话,予以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中方也留意到,立陶宛新政府即将组建,多位政要表达了改善中立关系的愿望。”中方期望立陶宛新政府能以实际行动遵守两国建交公报中的政治承诺。
立陶宛外交部无端宣布将中国驻立代办处的相关外交人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其限期离境。中方对立方这一粗暴的挑衅行为予以强烈谴责与坚决反对。大家都知道,在涉台问题上,立陶宛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背弃两国建交公报中的政治承诺,致使中立关系陷入严重困境。中方要求立陶宛马上停止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停止给中立关系制造麻烦。期望即将组建的新一届立陶宛政府能够顺应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切实遵守一个中国原则,为中立关系正常化创造条件。
立陶宛这般肆无忌惮地挑衅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背后有美国支持的缘故。为了投合美国的利益,立陶宛甘愿充当美国的马前卒,还屡次挑战中国底线。而美国呢,借对立陶宛提供援助与支持来稳固自身在欧洲的影响力。不过,立陶宛似乎并未察觉到,这种依附大国的行为,短期内或许能获取一些利益,但从长远看,会使自身丧失独立性与自主性。要是大国间利益出现冲突,立陶宛极有可能沦为被牺牲的棋子。
一段时间内,立陶宛追随着美国推行“价值观外交”,积极开展冒进的外交策略。自其独立后,便把融入西方体制、反对和对抗俄罗斯当作对外政策的核心内容,其对华政策也趋于激进,不断进行反华操作。近年来,立陶宛一方面强化与美国及北约的协作,促使北约在2016年峰会上做出在立陶宛进行“强化前沿部署”的决策;另一方面,它积极参与周边事务,例如积极推动欧盟的“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介入2004年乌克兰总统竞选争端的调停工作,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为乌克兰提供支持,并且支持白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等,以此来对抗俄罗斯影响力的提升。
立陶宛本届政府重新选举之后,候任总理帕卢茨卡斯对待中国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其在竞选期间就作出承诺,立陶宛与中国的关系不能保持原样,并且“急切”地想要改善对华态度。他之前强调“不会反对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打算尽力修复与中国之间的裂痕,不过,他同时也表示不愿以“下跪”的姿态来换取北京方面的态度。这其中所暗示的依然是撤销台湾“代表处”的问题,此前立陶宛政界已就此多次展开争论;强硬派认为,若取消这一机构,就等同于明确地向中国屈服和妥协。
立陶宛政府对立陶宛与中国的外交危机负有全部责任。在中国强烈反对的情况下,立陶宛执意设立“台湾代表处”,致使双边关系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即便两国关系已处于代办级,立陶宛依旧持续挑衅,还通过驱逐中国外交官进一步损害双边关系,这种荒谬行为在整个欧洲几乎无人能及。更为可气的是,立陶宛宣称驱逐外交官的理由是“外交认证过期”,这显然是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无疑是一种政治操弄。立陶宛的这一做法与其修复对华关系的表态相互矛盾,极有可能致使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立陶宛驱逐中国外交官员之际,与台湾当局及美国进行了密切的官方勾结。这一行为显然是在挑衅中方底线。立陶宛虽宣称要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然而实际却依旧配合美国和台湾当局进行挑衅。立陶宛在对华立场上的诸多反复无常之举,既损害了自身国际形象,也令自己付出沉重代价。立陶宛需清醒认识到,唯有切实遵循一个中国原则,尊重中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方能在国际舞台赢得更多尊重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