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商务部发布公告表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履行诸如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强化对美国的相关两用物项出口管制。以下是有关事项的公告内容:其一,禁止将两用物项出口至美国的军事用户或者用于军事用途。其二,在原则上,不会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的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对于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的出口,会实施更为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组织与个人,若违反上述规定,都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早在去年7月,商务部等部门就已对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两用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当时表明不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应询时明确指出,加强对美两用物项出口管制,这是中国政府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国际义务的必要之举。如此看来,中国对这些关键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已达一年多,今年几种金属的出口量也大幅降低。美国虽对此有所准备,但本土生产的进展不容乐观。

分析人士汤姆·努尼斯特的话语被媒体引用,他表示,在反制美国方面,中国以往通常会采用谨慎、缓慢的方式行事,但如今明显能看到中国开始放开手脚。从特朗普执政时期,到拜登执政时期,再到特朗普可能开启的第二个任期,美国在这8年期间以及接下来的4年里,与中国脱钩断链一直是其主要的议程事项。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没有接受中国提出的维持原有贸易惯性的提议。中国以更大规模的举措回应美国,这表明中国可使用的应对工具比以前更多了,也体现出美中之间脱钩断链的局面难以挽回。

中国面对美国的制裁,可能会在未来进一步扩充“不可靠实体清单”内容以作反制。例如,今年9月我国就宣布对旗下拥有多个时尚品牌的PVH集团展开调查,原因是该集团在新疆棉问题上发表了不当言论,所以它未来有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的可能。在一定意义上,这也许预示着中美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

在上个月举行的七国集团(G7)会议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G7呼吁北京不要对重要的矿产原料实行出口管制,其给出的理由是这会“严重冲击供应链”。要知道,G7本身就惯于搞断供行为,他们说出这样的话着实非常讽刺。不过,从这件事至少能够看出,G7对中国可能会采取这一措施极为担忧。如今的情况是,中国的反制并非搞覆盖性杀伤,而是以精确打击的方式针对美国。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减少中国遭受反击的阻力,另一方面也会向各方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任何效仿美国对中国进行制裁的一方,都将遭到中国针对性的反击。

七国集团罕见地说出“我们寻求与中国建立建设性的稳定关系”“我们重申愿意与中国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等言论,试图对此进行粉饰。然而,这些内容与七国集团过去四年发布的同类声明并无差异。在七国集团外长会的合影里,即将卸任的美国国务卿站在了最边缘,这种情况颇为罕见。这一现象暗示了一个现实:对于新一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七国集团的其他成员都在拭目以待。希望七国集团在声明中提及的寻求“与中国进行建设性和稳定的接触”以及愿意与中国合作应对全球挑战不要沦为空话。

近年来,中国科技取得了长足发展,在诸多技术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像电磁炮、稀土材料制备、激光陀螺以及无人机等技术就是很好的例证。这一发展态势充分显示出西方针对中国的科技封锁已经渐渐失去效力。甚至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技术优势使得西方国家面临一定的制约,这就好比之前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那样,现在形势出现了反转。从如今的《管制清单》就能够看出中国科技进步的成果。

再从G7的反应来分析,中国的这一举措显然是击中了西方国家的要害之处。而且,除了在材料和技术管制方面能够对西方产生影响之外,中国还有很多的“王牌”。例如中国商品,在当下西方国家普遍面临高通胀率、工业生产出现倒退的情况下,如果中国在经贸领域采取反制措施,这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将会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是他们难以承受的。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