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消息,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关于对美国军工企业及高级管理人员采取反制措施的决定》,将对美国13家军工企业以及6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实施反制措施。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应询作出进一步阐述。林剑表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相关规定,中方决定对美国的军工企业及其高级管理人员采取反制措施。他指出,“台独”与台海和平完全相悖,美国执意“以武助独”,这根本无法动摇中国反对“台独”、达成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反而只会把台湾推向危险的战争边缘。
中国对美国的第一次反击是在12月3日。当日,我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加强对美出口的两用物资管控措施。具体内容包括禁止将相关物资出口给美国军事用户或用于军事目的,并且严格限制镓、锗、锑、超硬材料和石墨等关键材料的出口。公告着重指出,若有公司或个人违反规定,必然会被依法追责。这一举措让美国在寻求替代供应时面临重重困难,即便想从其他国家寻找供应商,成本也不会低,而这是中国的第二次强势反击。
中方对镓、锗这两种关键矿产采取反制措施是有着多方面考量的。镓和锗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在红外技术、光纤电缆、弹药、核武器生产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难以被替代的关键作用。
这一举措既体现了中方对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维护,也是对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单边霸凌行径的有力回应。从生产数据来看,去年中国的镓产量占全球的98%,锗产量占全球的60%,而美国企业对镓、锗以及石墨的需求高度依赖进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方全面禁售,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极有可能大幅下降。
中国还会实行更为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制度,这有助于确保出口管制措施得以有效施行。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中国此次的出口管制措施,美国拜登政府一开始保持了沉默,美国国务院的回应也较为迟缓。在例行记者会上,当被问到如何看待以及应对中方这一举措的时候,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只是表示“会有团队专门跟进问题”,然后就马上转移了话题。但之后美国国务院宣称,正在对新的限制措施进行评估,并且会采取“必要措施”来应对中国的出口管制。
在国际舞台上,局势瞬息万变,中美两国的角力持续不断。近期,美国再度在台湾问题上肆意妄为,妄图挑战中国底线。中国外交部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于是果断地对美国军工企业及其高管采取了反制措施。此次被列入反制清单的企业有13家,像特励达·布朗工程公司、BRINC无人机公司等,它们在军工领域都是颇具影响力的“巨头”。另外,还有6名美国军工企业的高管也被波及。这些企业和人员在中国境内的财产被冻结,签证也不予签发,就连前往中国香港、澳门地区也受到限制。
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中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着重强调会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坚决反制。这些反制措施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相关规定执行的,其目的在于捍卫中国的核心利益以及主权安全。
中国在此次事件中的反制措施有着多重意义。一方面,它体现出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决态度,表明中方有依法进行反制的决心;另一方面,这一措施也是对美国军工复合体以及即将上台的新政府的明确警告。此外,这些反制措施还释放出一个关键信号:中国会坚定不移地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以及“台独”分裂企图。
中方明确表态,要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此次反制措施将于2024年12月5日开始实施,这一举措彰显了中方的决心。在国际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面对外界压力,中国绝不会退缩。中国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底线,保护自身国家利益。未来国际交往会愈发复杂,然而我们深信,只要秉持原则,借助对话与合作,必然能够达成共同发展与繁荣。这一决策不仅着眼于当下利益,更是为未来的稳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