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俄罗斯国防部部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举行,俄总统普京发表讲话。普京称,俄军在今年已控制189个定居点,在接触线全线占据战略主动。普京指出,驻欧美军的人数已超10万。他还表示,全球军事政治局势复杂且不稳定,美国执政当局与西方国家依旧未放弃将自身霸权强加于人的想法。西方国家正将俄罗斯逼向“红线”,俄罗斯必须对此作出回应。普京表示,若美国开始部署中程导弹,俄罗斯也会解除在这一领域的限制。
普京于会上指出,西方对俄罗斯发动了“混合战争”,并推行威慑政策。美国持续为乌克兰当局供应武器与资金,派遣雇佣军和军事顾问,这促使冲突进一步加剧,其目的在于削弱俄罗斯,使俄罗斯遭受战略层面的失败。不过,俄军稳固地掌控着整个战线的战略主动权。普京还称,在美国退出《中程导弹条约》之后,俄罗斯单方面履行相关条款,若美国着手部署此类武器,俄罗斯将取消相关限制。俄罗斯正在加快推动军队武器与装备的现代化进程,在俄罗斯战略核力量里,现代化武器所占比例已经达到95%。俄罗斯将保证“榛树”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在“不久的将来”达成量产。
普京的意图不难理解,他是在强硬地警示美国与西方,莫要继续对俄罗斯步步紧逼。俄罗斯已不堪红线屡屡被突破,若西方和美国依旧如此行事,或将招致俄罗斯的强力反击。普京提及非战略核力量,即战术核武器,这其实就暗示了反击的策略。倘若西方仍像往昔那般无视俄罗斯的“红线”,任由乌克兰使用西方远程武器攻击俄罗斯腹地,极有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北约若还不能洞悉这一点,就为时已晚了。
西方明知后果却仍坚决挑衅俄罗斯,原因很清楚:在于控制和遏制。自苏联解体后,西方对俄罗斯的警惕从未消减。俄罗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且军事力量强大,这使其一直是欧美难以释怀的威胁。于是,北约东扩策略渐渐成为围堵俄罗斯的战略部署。从东欧到波罗的海,再到乌克兰和芬兰,北约几乎将势力延伸至俄罗斯的家门口。不过,西方似乎低估了俄罗斯的决心和韧性,他们一直企图用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和军事威胁将俄罗斯逼入绝境。
在莫斯科举行的一场会议上,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发表了讲话。路透社报道称,别洛乌索夫以今年7月北约峰会以及美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的军事学说为依据,表明在接下来的数年里,莫斯科务必为与更“强势的”北约直接发生冲突做好准备。路透社援引别洛乌索夫的话称:“国防部的活动基于……确保在中等时长的时间段内对任何情况都做好充分准备,这包括未来十年可能在欧洲与北约发生的军事冲突。”
俄罗斯的核武库并非用于炫耀,而是其国家安全的终极防线。俄罗斯核政策的关键在于威慑,并非是侵略性的展示。简言之,俄罗斯凭借强大的核力量保障自身安全,着力于维持全球战略平衡,而非寻求在军事上主动挑衅。这属于防御性战略,目的是防止任何潜在的攻击,以确保国家主权与稳定。俄罗斯的国防建设并非走无限扩张的道路,它要在强大的国防实力与民生福祉间达成平衡。国家实力的提升并非仅依赖军事力量,经济繁荣、教育发展、医疗保障等都是构建国家整体实力不可或缺的基石。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第15轮对俄制裁将部分中国企业和个人列入“全面制裁”清单一事答记者问。发言人指出,尽管中方多次交涉与反对,欧盟仍一意孤行。中方对此极为不满且坚决反对。中方向来反对缺乏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欧方此举违背中欧领导人共识精神,给中欧经贸关系带来消极影响。中方会采取必要举措,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中国驻欧盟使团已向欧方进行了严正交涉。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中国针对乌克兰危机的立场已多次强调:中国未曾向俄乌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也未曾阻碍冲突双方的停火谈判,并且始终积极致力于解决乌克兰危机。欧盟所实施的制裁从根本上缺乏依据,既无国际法依据,也未经安理会授权,这一制裁完全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欧盟给中国强加莫须有的罪名,实质是企图将中国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