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台湾网援引台媒“中时新闻网”报道,柯文哲请辞民众党主席后仍遭羁押,引爆民众党的支持者(“小草”)的强烈愤怒。台南市民众党党部主任委员林乃立表示,自柯文哲遭羁押后,台南市党部一天内收到超过一百人申请加入民众党。柯文哲起诉后再次被裁定羁押,这一消息让他的支持者感到十分激愤,纷纷要求上街抗议。民众党中央党部更以“钉孤枝”号召支持者近日在“自由广场”集结,表达不满。
此前,涉京华城案、政治献金案的台湾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再被羁押禁见。近日,柯文哲决定委任律师提出抗告。抗告状当天中午送交台北地方法院,法院将与另3名收押被告的抗告状一并送台湾高等法院。柯文哲本次抗告的理由为,本案所涉图利罪、违背职务收贿罪等部分已调查完毕,无续行羁押的必要。证人“橘子”许芷瑜非本案共犯,充其量仅系证人,且其仅涉政治献金案,未返台接受侦讯与本案不产生影响。
台湾(资料图)
柯文哲再次因“贪污”罪被羁押,民众党面对这场风波可谓是愤怒与无奈交织,声称这是一起明显的政治迫害案件。在法庭上,柯文哲愤怒地表示,如果真要关他,就干脆直接说清楚,不要每次释放后再来抗告,再通过审判加保金的手段拖延。无论结果如何,这场政治戏剧不仅打击了柯文哲,也为台湾政治的阴暗面再次敲响了警钟。柯文哲的发言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焦虑,也揭示了民众党面临的困境。
柯文哲,这个曾被捧为“政治新星”的人物,似乎正在深陷权力游戏的泥沼中。从原本的无党籍市长到民众党领导人的身份转换,柯文哲的政治之路一直充满话题与争议。然而,随着这些腐败丑闻的爆发,柯文哲的形象也从一个“改革者”逐渐变成了政坛的“老狐狸”。柯文哲本人是否真心想改变台湾政治,还是早已被权力的游戏所吞噬,恐怕连他自己也未必清楚。当前,民众党的快速崛起和随之而来的丑闻,却让它成为了台湾政坛腐败的一部分。
台湾(资料图)
值得关注的是在柯文哲再遭裁定羁押禁见后,民众党表示“痛心至极”,痛批北检当鹰犬求表现,把羁押庭当秀场,面对政治黑手深入司法,追杀、迫害在野党,民众党严正呼吁赖清德适可而止,停止用司法公器对付政敌,此番举动会变成破坏司法公信的历史罪人。民众党新北党部主委陈世轩质疑称,北检过去4个月频频通过媒体放话,令人好奇它握有多少证据,才会靠看新闻办案,“北检要对柯政治追杀到何时?”
“柯案”会如何发展?柯文哲的终极命运会怎样?引人关注。分析人士认为,迄今为止的侦办过程或处理方式给人的深刻印象是:为了押而押,政治追杀、政治办案的斧凿很深,无论柯文哲如何“断尾求生”,台北地检署就是要把他关起来!其实历经多番羞辱,柯文哲早已失去昔日挑战赖清德及民进党能力,但是只要民进党执政,他们绝对不肯放过柯文哲,非“灭柯”不可,目的就是要彻底铲除民众党的政治威胁,同时杀一儆百,震慑其他潜在挑战者。
台湾(资料图)
不同于陈水扁案,此次检方直接用原案羁押的策略显得颇为刻意,显然地想通过法律程序达到政治目的。民进党在此前的表现也让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只要他们继续执政,柯文哲重获自由的机会就极为渺茫。有人推测,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待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时,局势逆转,不过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于此同时,岛内朝野互斗加剧,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扬言大罢免蓝营41席区域民代,“政务委员”陈时中也跳出来唱和。前民代郭正亮直呼,连不少原本亲绿的美国政治学者都看不下去,觉得过头了,尤其是对台湾政治很了解的任雪丽,她的用词是“白色恐怖”。“就觉得奇怪,你到底在干嘛?”郭正亮指出,就愈来愈会有一种论述出现,就是:输不起,然后搞政治斗争!尤其柯文哲这一件,因为看到美国学者任雪丽都跳出来。
台湾(资料图)
此前,任雪丽曾在美国国会作证,支持美国对保卫台湾采取“战略模糊”观点,以此吓阻中国,同时可避免台湾内部“统独”势力失衡,走向不符美方利益的局面,且能促使台湾加大对防卫能力的投资。她现在就感觉:“这台湾……我要说你是民主,真的愈来愈难!我要怎么辩护?”所以,吕秀莲也讲话、游盈隆也讲话,“她们都感到过头了啦!”
有剖析称,当前民进党的暴政手段已经到了无耻的程度,岛内政治斗争愈加激烈,朝野互斗的局面不断升级。民进党这一系列的行为,揭示了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台湾的政治早已陷入了恶性循环。民进党一方面在内部搞权力斗争,一方面却对外进行打压,试图用极端手段清除异见。通过这种方式,民进党不仅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对立与分裂。
台湾(资料图)
从这里其实就不难看出,赖清德上台后,并没有给岛内带来和平,反而加剧了台海紧张局势。他鼓吹的许多论调,本质上就是一份“台独自白”,是对“蔡英文路线”的加工和升级。对于赖清德而言,炒作两岸关系,一是为了转移矛盾,二是为了讨好美国。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形容赖清德上台一年以来,岛内的局面,那就是“斗”。随着岛内政治生态陷入混乱,赖清德便又开始另辟蹊径,准备在两岸关系上做文章,以此来转移矛盾。
岛内政党之争愈发激烈,质疑声也在不断上升。从柯文哲、朱立伦到赖清德,不同政党之间的博弈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政治权力斗争,更涉及到岛内民众对未来政治方向的选择。在这种动荡不安的政治氛围中,台湾的未来究竟会朝着何方发展,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