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如炬的中国军迷,总能从蛛丝马迹里品读出大事件。近日,大连海事局发出公告:7月16-21日,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随着我国“福建舰”航母现身渤海湾,这就和此前航母展开第三次海试的信息不谋而合。而根据商业卫星图片显示,此次“福建舰”航母海试的重点就是舰载机起降,除了备受关注的歼-15舰载机之外,种种迹象表明,“福建舰”已经完成首次预警机起降,国产舰载预警机KJ600的上舰,无疑将补齐航母的最大漏洞。
正在进行第三次海试的“福建舰”自离军港后就受到各国军事爱好者、媒体及军事科研机构的广泛关注,因此,其相关行踪都在国际卫星的监测范围中。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不仅采用了平直通长飞行甲板设计,还配备了电磁弹射器和先进的拦阻系统,这让包括预警机在内的各型舰载机上舰成为事实。尤其是预警机,作为现代海战体系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它是航母编队的战力倍增器。
此前,我国的两艘航母因为自身设计上的短板,尽管解放军官媒没有公布此次海试的具体内容,但从卫星图像分析还是可以看出很多端倪。尤其是画面中“福建舰”尾部出现的红绿蓝三色光斑,这是卫星传感器曝光延迟造成的图像,而相关军事专家分析这些光斑后得出结论,进行弹射测试的这款神秘机型速度为284公里/小时,翼展约为25米,这些数据都和KJ600相吻合,这也基本可以判定,此次“福建舰”不仅要测试弹射舰载战斗机,也把预警机测试纳入了项目。
在“福建舰”航母问世之前,解放军海军大型驱护战舰也设计有甲板,可以起降预警直升机。只不过,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和预警直升机相比,作战半径更大,滞空时间更长,飞行速度更快,雷达性能更出众,因此,一旦装备KJ600后,“福建舰”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将全面提升。
当然,载固定翼预警机起降一直是技术难题,尤其是对航母来说,弹射系统的性能十分关键。因为固定翼预警机需要更长的滑跑距离,美军E-2预警机滑跑距离就达到610米。因此,起飞距离不足200米的“辽宁舰”和“山东舰”都不能满足固定翼预警机的起降需求。而“福建舰”采用了当下技术最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不仅拥有更高的弹射效率和维护成本,而且该系统适应性强,可以精准控制弹射力度,适应不同重量和尺寸的舰载机,这就扫除了KJ600等大型固定翼飞机上舰的障碍。
目前来说,“福建舰”的海试推进节奏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很多军迷不禁浮想联翩,是不是再过几个月,这艘国产航母就要直接服役了。事实并非如此,为了避免重蹈美国海军“福特号”航母的覆辙,在全面掌握一系列新技术之前,“福建舰”不会贸然服役。仅仅是以舰载机来说,从电磁弹射技术到弹射型的歼-15B/D、kJ-600等各型号舰载机,相关技术和武器装备的磨合都需要一定的周期。
由此可见,“福建舰”的舰载机起降测试将会是十分复杂的过程,再加上军方接手后还有漫长的磨合期,这也意味着“福建舰”要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数年之久。当然,如今中国海军“三航母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中国航母都在拉近和美国航母的距离,弯道超车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