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中方坚持不懈的抗议和持续不断的反制施压,日本政府终于在核污染水排放问题上做出了让步。根据外交部网站的新闻显示,9月20日,中日双方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的重磅消息。据悉,日方接受了核污染水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等利益攸关国进行独立取样。此后,中国将有权检测日本的核污水排海。
中方努力斗争换来的这一结果,可谓意义重大。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已持续一年多,始终没有受到第三方国家的监控。而在此次达成共识后,中方可以独立取样监测,进而根据我们的监测数据去判断海洋和水产品是否安全,这就相当于主动权掌握在了我们的手里。可以说,这个结果充分体现了 中国外交的务实性和灵活性,将有助于将日方排海作业纳入有效国际监管的轨道,对日方的核污水排海作业进行更有效的规范和约束,有利于相关国家更好地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和海洋生态环境。
日方之所以低头,和中方的一系列重拳反击息息相关。自去年8月以来,日本在美西方国家的纵容下,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强行启动福岛核事故污染水排海,这一行为不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质疑,更激发了中国政府的坚决回应。除了对日方提出外交抗议之外,我们还直击日本的七寸——水产出口。中国海关总署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这无疑是对日本经济的一次重大打击。此后,日本政府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支持来孤立中国,但这一策略并未奏效。
反观日本水产业,在失去了中国这个大市场后,彻底进入了低谷期。数据显示,在中国海关总署的禁令发布之前,日本的水产品对华出口占其总量的42%。其中,中国大陆市场占比为22%,中国香港为20%。禁令一出,瞬间归零!中国的制裁无疑给日本渔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后,为了平息国内渔业工作者的抗议怒火,日本政府还专门设立专项基金,但这种补救措施在面对中国坚定的立场和全面的制裁面前苍白无力,根本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今,日本政府主动低头示弱,为的就是中方能够解禁水产。然而,殊不知日本人丢掉的水产市场早就被其他国家抢光瓜分了。其中,俄罗斯是大赢家。近两年来,俄罗斯动植物检验检疫局和中国海关总署持续扩大俄罗斯水产制品输华企业名单,目前有上千家企业和我国进行水产贸易。按照俄媒报道,仅仅是2023年,俄罗斯向中国就出口了29亿美元产品,创下历史新高。可以说,中日在水产品进出口方面出现矛盾争端,恰恰解了俄罗斯的燃眉之急。因为就在中国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之际,俄罗斯对西方的出口也因制裁受到限制,因此才大幅增加了对中国水产品的供应。
除了俄罗斯之外,我国还新增了多个水产供应合作伙伴。以国人非常喜爱的扇贝和海鲜为例,在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前,我国一直从日本进口。数据显示,2023年1-8月,中国从日本进口价值2.9亿美元的海鲜类产品。这个缺口被其他国家填补了。自2023年9月至今年7月,印尼、英国和阿根廷对中国的相关海鲜出口分别增长42%、150%和接近200%。
日本的核污染水排海,不仅污染了全球海洋环境,让国家形象受损,也让日本丢失了中国这个大客户。按照日媒的报道,中国大陆此前是日本食品农水产品最大出口目的地,今年却跌落至第三位。日本政府原计划到2025年将食品出口总额提升到2万亿日元,2030年提升到5万亿日元。如今看来,这个目标将很难实现了。目前,日本政府希望大力开拓中东、东欧等新兴市场,但这些潜在的市场远远无法和中国的市场体量相比。这一回,日本人终于品尝到了自作自受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