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1月,距离总统任期结束仅几周,美国总统拜登宣布以“保护国家安全及供应链弹性”为由,阻止日本新日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交易——此前新日铁多次让步甚至承诺追加27亿美元投资,但都没能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这可能是拜登最后一次行使重大行政权力。尽管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未能就这一交易给出明确结论,拜登为何急欲在卸任前作出这一重大决定,而不顾对美国投资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多年来想要吸引投资和产业回流、想要重振本土工业,为什么在这样的大手笔产业项目上,而且是“盟友”日本的企业愿意投资,美国还以“国家安全”风险为由拒之门外?其中意由,颇为玩味。

基于以上疑问,有必要深入分析这一收购案,以把握美国行为的逻辑和动向。本报告系统回顾了这一交易从宣布到被否决的完整过程,聚焦于这项决定对美国制造业、对外投资政策及国际关系的多重影响,探讨全球新形势下的经济竞争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微妙平衡。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特编译此文,供读者参考。文章原刊于Hudson Institute,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文/威廉·周、保罗·斯拉希克,编译/ 刘倬研】

一、交易历史回顾

2023年12月18日,全球第四大钢铁制造商新日铁(Nippon Steel)宣布以全现金149亿美元的高额报价,收购美国钢铁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的全部股份。

新日铁资料图:AFP

作为曾为现代美国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标志性企业,美国钢铁近年来却因规模萎缩逐渐丧失竞争力,目前仅排名全球第24位,在美国国内也仅列第三。相比之下,新日铁的报价不仅较美国钢铁的市值溢价40%,更远远高于克利夫兰克里夫公司(Cleveland-Cliffs)此前提出的72.5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混合收购方案——克利夫兰克里夫公司目前是全球第22大钢铁企业,同时也是美国的第二大钢铁企业。

在新日铁发布的新闻稿中,公司执行副总裁森孝弘(Takahiro Mori)表示:“我们坚信,这项交易将最大程度符合两家公司的共同利益。”他还指出,此次并购不仅将为客户、员工和社区带来深远利益,更将通过双方的强强联合,释放潜在的发展空间。

为体现诚意,新日铁作出了多项关键承诺。首先,公司将严格遵守与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签订的所有现有劳动协议,并计划将其北美分公司(Nippon Steel North America, NSNA)的总部迁至匹兹堡。同时,公司还宣布将为美国钢铁老化的工厂注资27亿美元,用于升级改造。此外,新日铁还将向美国钢铁引入其最先进的高炉技术,以帮助其提升生产效率并增强竞争力。

(一)各方初步反应

根据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与美国钢铁公司之间签订的基本劳动协议(BLA),一旦出现出售情况,工会有权对钢铁企业进行竞购,也可以将这一权利转让给其他企业——此次的受让方为克利夫兰克里夫公司。

然而,USW对这项交易提出了反对意见。该工会称,美国钢铁公司和新日铁均未按合作协议要求事先与工会沟通。因此,USW认为,工会职工既无法相信新日铁了解其在基本劳工协议下的义务,也无法确信其是否具备足够财务能力履行现有合同。

不过,工会对一个关键问题选择了回避:工会先前已与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公司达成委托协议,将竞购权转让给后者。这意味着工会实际上是通过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公司参与竞购。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钢铁公司很难向作为竞争对手的工会透露交易信息。

全国政治人物齐声反对新日铁收购美国钢铁。在白宫,国家经济顾问莱尔·布雷纳德(Lael Brainard)表示,这笔交易可能对国家安全以及供应链的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接受深入且全面的审查”。宾夕法尼亚州参议员鲍勃·凯西(Bob Casey)与约翰·费特曼(John Fetterman)则批评美国钢铁将公司出售给一家外国企业,强调“美国钢铁应该继续由美国掌控,不能落入外资之手”。参议员谢罗德·布朗(Sherrod Brown)更在致白宫的一封信中呼吁政府动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权力,从工人权益、消费者保障、国家安全以及贸易保护等多重角度对交易进行严格审查。

(二)持续反对声浪

此后数月,谈判毫无进展。USW对交易的反对态度没有丝毫软化,并拒绝与新日铁就其关切展开协商。2024年1月12日,USW针对“继任权”问题以及对新日铁是否会在支付149亿美元后切实履行基本劳动协议的担忧,向美国钢铁公司提起了仲裁申诉。尽管新日铁多次试图与USW领导层进行沟通,以解决分歧并就基本劳动协议提供具体承诺,但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2024年3月7日,双方进行了会议。然而,在会议结束时,USW主席麦考尔依然表示对新日铁能否全面履行协议心存疑虑。此后,尽管新日铁持续尝试联系USW,希望通过进一步协商达成共识,但双方始终未能再度会面。USW一方面表示希望新日铁提供“铁一般的承诺”,另一方面却拒绝与其展开任何形式的谈判,导致僵局持续。

USW主席大卫·麦考尔资料图

全国政界反对声浪持续高涨。2024年3月14日,总统拜登公开声明,美国钢铁公司必须“继续由美国人掌控并运营”。而早在当年1月,正在竞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也公开反对这项交易。参议员谢罗德·布朗(Sherrod Brown)则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提出担忧,他援引了地平线咨询公司(Horizon Advisory)的一份报告,该报告指控新日铁与中国存在复杂的利益关系。然而,该咨询公司后来对报告进行了大幅修订。尽管阿勒格尼县共和党委员会主席塞缪尔·德马科三世(Samuel DeMarco III)等地方人士对交易表示支持,但媒体报道的焦点依然集中在全国层面的反对声音上。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事态几无进展。新日铁多次尝试联系工会主席麦考尔,希望通过对话解决工会的核心关切,未果。为了争取更多支持,新日铁逐步将目光转向普通钢铁工人,通过举办一系列面对面的公众见面会,向他们详细说明交易的具体条款及其对工人和社区的长期投资承诺,试图争取基层支持。

(三)虚假的终局

2024年劳动节前后,事态出现转机。

2024年8月31日,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致函新日铁,对两个问题表示担忧:一是该公司在印度的业务布局,二是其对美国钢铁公司的影响力。委员会认为,这两个因素可能会对美国钢铁供应的安全构成风险。新日铁驳斥了这些国家安全担忧。该公司表示,印度确实是增长市场,但“这种增长不会以牺牲新日铁对美国市场的承诺为代价”。同时,外界对新日铁是否会干涉美国钢铁参与美国政府贸易行动的质疑,新日铁强调其已承诺保持美国钢铁的独立治理。

尽管与新日铁的沟通仍在继续,拜登政府仍计划在9月初叫停这项收购。然而,美国钢铁公司随即作出强硬回应,表示如果交易无法达成,将不得不关闭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西部和印第安纳州的老旧高炉设施。为进一步争取公众支持,美国钢铁公司在匹兹堡市中心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员工集会,呼吁各界支持交易。集会现场不仅聚集了大量员工,还得到了当地工会和社区领导人的大力支持。他们在发言中称此次交易是一个“保住该地区钢铁产业就业岗位,避免社区衰落”的机会。

或许正是由于公众对政府计划的强烈反对,拜登政府最终决定允许新日铁重新提交其CFIUS申请。这一决定有效地将交易的最终裁定推迟至2024年12月底为交易争取到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