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下周一(20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就将迎来他的大日子——总统就职典礼,正式“摆驾回宫”。美媒早前称,特朗普希望将这场典礼打造成“全球盛事”,打破传统邀请了多国领导人和政要出席。

港媒《南华早报》17日报道称,与特朗普亲自邀请中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美国印太战略至关重要的菲律宾,其总统小马科斯尚未收到邀请函。

报道称,这在马尼拉引发了关于小马科斯是否遭到这位新任美国总统冷遇的猜测,同时也让特朗普政府未来的印太战略倾向变得更加难以捉摸。

2017年特朗普的总统就任仪式。视频截图

1月17日,中国外交部宣布,应美方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家副主席韩正将赴美国首都华盛顿出席特朗普总统就职典礼。

按照美媒披露的说法,从去年12月开始,特朗普及其团队便通过公开和私下等多种渠道向中方发去邀请函。特朗普任命的新任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日前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此举表明特朗普“愿同中方展开公平对话”。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特朗普并未宣布邀请小马科斯。”据《南华早报》报道,菲律宾总统府日前宣布由菲驻美国大使何塞·曼努埃尔·罗穆亚尔德斯(Jose Manuel Romualdez)代表出席美国总统就职典礼。

罗穆亚尔德斯同时也是小马科斯的表亲。对于菲总统未获邀所引发的争议,上周他在接受菲媒采访时试图“挽尊”称,“自19世纪以来,美国总统就职典礼从未邀请过国家元首。只有驻美大使会受到邀请”。

罗穆亚尔德斯(右)。菲媒NewsWatch Plus视频截图

菲律宾前众议院议员、知名左翼社会学教授沃尔登·贝罗(Walden Bello)说,考虑到外国元首不会被邀请参加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传统,他对小马科斯未获邀是遭到冷遇的说法保持谨慎态度,“如果你要说小马科斯被冷落了,那么英国首相斯塔默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同样也被冷落了。”

除了向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这样的“右翼好友”发出邀请,贝罗认为,特朗普向中方邀约表明他对达成双边协议抱有希望,尤其是在贸易和技术领域。

在他看来,特朗普的印太防务和安全政策“非常多变”、“难以预测”。如果中美双方的讨论涉及减少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美国可能会在该地区采取低姿态,同时仍保持与亚太地区接触的言论。因为奉行孤立主义的特朗普一直对美国在海外进行政治和军事活动持怀疑态度。

“特朗普更专注于在北美重建美国帝国的核心”,他补充道。

报道还提到,尽管特朗普在印太地区问题的立场尚不明朗,但许多被选入其内阁的人士,诸如被提名为美国国务卿的卢比奥之流,都一再宣称要对抗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不过贝罗认为,这些人的叫嚣并无实际作用,他们最终仍会按照特朗普的意愿行事。

本周,小马科斯还与美国总统拜登、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了线上会晤,隔天又与美副总统哈里斯通了电话。这在贝罗看来,并非明智之举。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