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几十年,从积贫积弱到常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如此迅速的发展离不开各大城市的贡献,当下已有26座城市GDP总值超过万亿!

其中,最繁华的城市毫无争议当属上海市

上海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城市,常年霸榜全国GDP第一的席位。这样雄厚的实力,却正在被西部新崛起的成都慢慢靠近,它或将望成为“第二个上海”?

成都的发展水平究竟如何?

西部地区受道路交通的影响,发展水平相对较为缓慢,就连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经济程度也难以与“北上广深”并驾齐驱。

而成都,却在多年发展中稳步提升,成为了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

成都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拥有着醇厚独特的历史底蕴,又被冠以“蓉城”的美誉,滋养着“天府文化”,是众多人心中的神秘圣地。

聪明的成都人没有放过这个得天独厚的历史机遇,他们凭借自身优势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城市消费,引进人才,开放包容,迅速在西南地区建立起优异成绩。

连年的稳步发展使成都实现了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跃升。截至2023年末,成都GDP总值达2.2万亿元,位列全国第七。

成都是我国第三个经济总量突破2亿万元的副省级城市,成功迈入大城市之列,一度成为西南最具影响力的城市。

磅礴经济带动着人口迁移,而成都却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人的城市,这甚至与北京常住人口不相上下!

其独特的吸引力,留住了许多漂泊在外的人,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23年末,成都的人均生产总值超过了10万元,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达80%。

这项数据虽与发达的“北上广深”相比仍差甚远,但成都的房价、物价都较为合理,有些还很实惠,更没有令人喘不过气的竞争压力。

此外,成都还是全国最具包容的城市。在这里,没有人会因为你天马行空的打扮或想法而对你指指点点,是一些难以得到温暖和认同的人的“庇护所”。

成都的市场主体总量占副省级城市第2位,有3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20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企业143家之多。

传统企业引领着成都前进,创新型企业也不甘落后。成都之所以能成为西北科技中心,离不开1.1万家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和不断攀升的社会投入,其城市创新指数位列全球第29位。

即使是在经济结构切换迅速的当今社会,成都也在不断优化自身,及时调整战略。其服务业、新型产业增长迅速,具有前瞻性。

正是因为这座美丽城市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奋进,才实现了由西部内部腹地到跃跃欲试的国际都市的提升。目前,成都正在着力建设空陆港枢纽,打造开放合作国际链接平台。

这些成就尽管令人瞩目,但距离“北上广深”好像又有些距离,它凭什么能成为“第二个上海”呢?

脱颖而出的成都“新三样”

成都之所以被寄予厚望,源于它的“多重身份”。

成都处于西川省中部地区,与多个城市相连,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明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底蕴,如今承载着共建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重重要任务。

成都也确实不负众望,除取得的优秀经济发展外,“成都造”也涌入了全球产业链,贸易进出口增长率超过16%,成为西部第一城。

在如今这个“谁掌握了技术,谁就拥有了话语权”的时代,国家乃至世界对精益工艺求贤若渴,成都的“新三样”正好赶上了时代浪潮。

所谓“新三样”,是指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贸易。

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卡车不但在国内畅销,还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运往海外,销往东南亚等地8个国家。

其中部分国家引进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并大被看好。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引领着世界,且由于环保主义的渗透将会出现美好的前景和信心。

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将目标放得更加长远,相信不久的将来,在中东、非洲等国家也将会拓展出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渠道,成都成为世界进出口枢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运用大运汽车的产品,部署了销售格局。

在四川的凯迈新能源有限公司,大量生产着安全电池系统、充电桩、锂电池防抑火系统等设备,销往着部分发达国家。

这些设备凸显着我国的定向研发能力,是无数专家多年研究的结晶,在世界上都占据着首屈一指的席位,为机场地面服务锂电源供应系统起着重大作用。

这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市场板块,却缺一不可。未来,有望借助锂电池打开世界市场的板块,并不断拓展出其他领域的成绩。

而难道世界的光伏设备,谁能想到竟被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一块柔性可卷曲屏幕解决了。

可不要小瞧了这一块块小小的屏幕,它可是攻克了被誉为世界难题的“超大尺寸菲涅尓透镜”。

这道难题最大的难点在于屏幕太大,运输不便,很容易造成损坏。而成都制造的柔性可卷曲屏幕可最大程度地缩小,节省运输空间。

此项技术最核心的屏幕由精加工后的特殊纤维素制成,不会因为折叠而断裂,导致屏幕的损伤。

柔性可卷曲屏幕满足产业化生产后,于2022年进入市场,现已出口24个国家和地区,这个数字在未来还将继续升高。

成都“新三样”的蓬勃发展,带给这个城市以蓬勃的升级和活力。其优秀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以及脱颖而出的前沿科技,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个上海”的建成指日可待。

国家也“厚望”成都

对于成都这样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城市,国家也是寄予了殷切期待,并给予了相关优惠政策。

今年9月中旬,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支持企业发展”的新政策,并拿出真金白银作为奖励,最高可得2000万元!

对“上规”“稳规”的企业进行奖励,鼓励良性竞争,树立了行业规范。此项举措力在专精科技企业,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为成都市的发展更进一个台阶。

并且支持“企业上云”,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并拿出奖金作为奖励或补助。

此政策一出,大大鼓舞了成都的各个企业,激发了其积极性,引导各大企业朝着“上市”迈进,并对此作出了重要指示。

8月20日,成都市经信局官网公布了“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最高给予3000万元的补助。

政府特别重视产品的关键技术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前线,带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给予项目最高1000万元的支持。

还强调了加强产教技术联动,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注重机器人领域技术成果的转化。

机器人产业是未来的智能引擎,打造出高质量的产业生态链,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未来可期。

除了对企业照顾,政府还推出了惠民政策,对落户成都给予补贴,对人才的输入提供生活消费礼包。

这项政策真是暖了许多漂泊在外、不知何处安身的打工人的心,为成都吸引了许多优秀人才。人才的迁移加上产业链的聚集,未来的成都真是有望“搏一搏,单车赛摩托”。

民营企业家王健林,总共向成都投入了1600万。商业巨头的投资影响,想必会带动不少经济发展,成都的市场经济也许会达到一个历史新高度。

不仅如此,腾讯总部也设立到了成都。这两大企业的入驻,让成都有了和“北上广深”扳一扳手腕的底气,更增强了成都人民的自信和建设家乡的决心。

有了民营企业领头军的加入和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成都这座美丽的城市将会更加蒸蒸日上,向着“第二个上海”坚实迈进。

结语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帮扶、雄厚的经济、前沿的科技、优秀的文化以及不挠的决心。

成都正好具备上述所有特质,成功变成“第二个上海”、甚至是国际都市的可能性非常大,全国都在瞩目观望,期待这座城市还会不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奋发上进的成都给全国打了一剂强心针,各大城市都应该努力拼搏,不被比下去。只有全国人们的心拧成一股绳,共同向着更好的目标努力,国家才会更富足,人民才会更幸福。

各位读者,您怎么看?

参考资料

  1. 《加速构筑开放高地“成都造”走向全球》 新华社 2024年06月15日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