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6日,星际客机从国际空间站返回地球。
从现场传出的照片来看,此次飞船的返回之路似乎并不顺利,侧面一条清晰的黑色印记,一直从底部延展到了顶部。
而就在两年前,在一艘返回地球的飞船上,曾出现过一条一模一样的黑色印记,这不禁让人怀疑,难道此次返回地球的不是星际客机,而是之前的飞船?
星际客机始末
2024年6月5日,美国首次载人试飞的“星际客机”,携带两名宇航员飞往外太空的国际空间站。
按照原来的计划,这两名宇航员只需要在空间站待够8天,就可以跟随飞船安全返回地球。
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出发前夕,美国方面突然宣布,此次“星际客机”将不载人返回,原因则是说需要收集一些相关测试数据。
而这两名宇航员也从原来8天的工作时间改为了8个月,将于明年2月份跟随“龙”飞船返回地球,妥妥的两个大冤种。
其实,此次飞船不载人返回最根本的原因是出现了故障,当时两名宇航员到达空间站后,因为飞船推动器故障、氦气泄漏等原因,返航时间一直都在推迟,为了保证他们能安全返回地球,只能让飞船不载人试飞。
根据美国新闻的报道,这并不是“星际客机”第一次出现问题,早在研发之初,就曾遇到过各种困难,阀门故障、序列故障等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
明明各方面都有问题,但制造它的美国波音公司还是选择一意孤行,最终导致两名宇航员被困空间站。
当然,在诸多问题中,最严重就是氦气泄露,一旦氦气泄露过多,整个飞船的运行工作都是没有办法完成的。
如果在返回途中出现了这个问题,舱内的宇航员可能就要壮烈牺牲了,这对波音公司来说,将是致命性的打击,于是他们选择了飞船不载人返回。
那么问题来了,明年载人返回的“龙”飞船是否会有类似的问题?
其实“龙”飞船在2020年就已经完成了载人试飞的任务,之后也曾多次执行过各种商业载人任务,相比较“星际客机”来说,它的安全性会更有保障一点。
星际客机替身?
除了安全性,此次“星际客机”还有一个很大的争议,那就是“替身风波”。
从此次现场流出的照片中不难看出,机身侧边有一道非常明显的条形烧灼痕迹,这与两年前的飞船烧灼事件非常相似,甚至连位置都一模一样。
这不免让人猜测,这架星际客机是不是就是之前的那艘飞船?要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我们就需要知道这道条形烧灼痕迹的起因。
2022年,“星际客机”的前身曾进行过一次无人测试实验,一开始实验都很顺利,结果在落地地球时,侧边突然出现的烧灼痕迹让一众美国专家慌了神。
飞船的整体是一个锥形,因为锥形的倾斜角度比较大,所以当飞船进入大气层时,底部承受的热量是最大的,甚至可以高达两千摄氏度。
相比较之下,侧壁基本不会受到影响,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侧边没有耐烧灼层的保护。
而美国飞船出现这样的情况,说明它底部到耐烧灼材料并不均匀,最终导致气流突入到了飞船的侧面,如果再严重一点,可能就不是一条黑色条形烧灼痕迹这么简单。
2003年的哥伦比亚飞船失事事件,就是因为飞船的左侧翼面板在起飞时出现了故障,最终在路过大气层时,因为热量太高导致飞船解体,机内7名宇航员全部牺牲。
显然,这次事件虽然打脸了波音公司,但还不足以让他们引起警戒,以至于在2022年犯了类似的错误,好在当时飞船进行的是无人实验,不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2022年飞船的试飞任务结束后,本以为波音公司能在后期修正问题,结果“星际客机”也出现了一样的问题。
其实当时就有很多人猜测,星际客机很有可能就是当年的“失败品”。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同样,时隔两年的飞船上,也不可能出现完美复制的烧灼痕迹。
或许真正的星际客机并没有回到地球,严格来说,它应该是无法回到地球。
模仿中国?
近些年,波音公司内部矛盾不断,旗下多个型号的飞机都发生过安全故障。
就在2024年的1月5日,一架由波音生产的737MAX9刚起飞后就发生了事故,随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立马下令停飞了这个型号的所有飞机,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有很多。
与飞机不同的是,飞船的制造要更加严苛,如果没有精益求精的技术,后果很难想象。
1997年,在波音公司收购竞争对手麦道之后,就从原来的“工程师文化”转变成立了“利益至上”,公司的管理十分混乱,投入到研发领域的资金更是少之又少,这也为之后事故埋下了隐患。
曾在波音公司工作三十多年的一位质量经理说道:“只要是波音飞机制造厂出厂的客机,没有一架我保证它是安全的”。
由此可见,波音公司早已今时不同往日,另外,还有传言称,星际客机飞船正是参考我国飞船研发的。
从此次“星际客机”的照片中不难看出,它的外观与我国的飞船十分相似,都是“倒锥形”,这样设计的好处,一是可以在着陆时增加平稳性,二是可以重复使用。
早在2016年,我国的“长征七号”就采用的这种设计,并且首飞非常成功。
或许正是看到了中国的成功,美国就有些慌不择路,省下了研发经费直接模仿我国的设计,但显然他们只学到了皮毛,这下算是闹了洋相。
现在2024年都已经过去大半,我国都可以在月背采集月壤了,而美国却连载人都有点困难,相信在未来,中国的航空实力肯定能稳坐霸主的宝座。
参考资料:
波音星际客机将于9月“空载”返回 宇航员继续滞留太空,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