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一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在从俄乌冲突中获益,那便是印度。

自从2022年以来,印度一方面从俄罗斯狂买便宜石油,经过加工后再转卖给欧洲。另一方面,却把一大堆根本花不出去的卢比给了俄罗斯人。

不得已的俄罗斯,到头来又只能用卢比再从印度进口原料。到最后还得仰仗我国,才将卢比花不出去的尴尬给缓解了。

这背后复杂的全球贸易链又是怎么回事呢?先来看看印度从俄罗斯买了多少石油。

西方杀价,印度人赚钱

印度,世界上排名第三的石油进口和消耗大国。虽说自家产油不高,但好歹紧挨着中东油库,不管啥时候其实都不缺油。

但在俄乌双方走上战场后,印度人立刻开着油轮,浩浩荡荡前往俄罗斯“扫货”了。俄罗斯人看了,估计是既开心又无奈。

自从美欧对俄罗斯关上了经贸的大门,欧洲作为传统的用油大户,基本上就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了。

俄罗斯原本就靠卖资源度日,战争状态下若是能继续保持资源买卖进行,对经济正常运转相当关键。很可惜在没有其他买家的话,这一目标难以达到。

而印度张口就要油,而且有多少他们要多少,俄罗斯自然开心。但让俄罗斯感到无奈的是,印度提出居然要用卢比购买。

这就是赤裸裸的趁火打劫,连印度人自己都清楚,他们的卢比拿到国际上,别说交易就当厕纸别人都嫌硬。

可印度人起初就是不松口,至少在2023年9月之前,印度方面坚持用卢比结算买油的货款。

事到如今俄罗斯也没办法,明知道这是贸易不平衡,但也只能咬着牙认了下来。就这样,一桶桶的原油飘洋过海,都抵达了印度的各个炼油厂。

到2022年11月,也就是战争才进行了半年,印度就取代欧洲,成为了俄罗斯原油最大的买家。

你不会以为印度买了这么多油是自己用的吧,但其实这些原油最终大部分的流向还是欧洲。

印度的炼油厂从俄罗斯购买低价原油,然后再经过加工提炼,把柴汽油等燃料制品再倒卖到欧洲去。就这样一买一转,印度就从中赚取了不菲的利润。

是的你没听错,欧洲人就是这么蠢到家了。他们明明可以从俄罗斯进口正常价格的原油,偏偏听从美国的召唤对俄关上经贸大门。

既然都制裁了,那就从别的地方购买,但欧洲人又偏偏不,非要从印度购买。难不成俄罗斯的原油经过三哥一转手就不是俄罗斯的油了?就这种模式,实在想不通欧洲人的脑回路究竟咋回事。

也难怪法国的一位经济学家直言,俄乌之间的战火越激烈,印度越是能从中获利。当然,欧洲人也想到了购买的二手石油价格会上涨。于是,他们此前就专门针对俄罗斯的原油想出了一个损招。

还在2022年9月,七国集团就推出了一项针对俄罗斯原油价格的限价措施。西方公司和企业,在参与俄罗斯原油贸易的环节中,如果每桶油的价格高于60美元,西方国家将停止向企业提供融资、保险、运输等一系列服务。

这等于是在逼着俄罗斯从源头上降价。所幸卖给印度的原油,每桶的价格只有25美元到35美元。因此印度的炼油商若是和西方企业有贸易往来的话,并不会触碰到西方国家制定的禁令。

这样一来,印度倒卖俄罗斯原油,也绝对有利可图。这就相当于,西方人从俄罗斯身上“杀”低了价格,然后把所有的利润空间都让给了印度人。

俄罗斯赚了几十亿花不出去的钱

欧洲人的脑回路看起来很蠢,但也有可能是,他们在用一种自杀式的方式坑俄罗斯。

因为在这种不太正常的原油交易中,印度从俄罗斯买油,花的是自家的卢比而不是美元或者人民币。

俄乌冲突之前,印度几乎不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以2021年印度的买油记录显示,九成以上的原油都是从邻居中东买的,从俄罗斯购买的只有总规模的2%。

到了2022年前两个月,印度更是没有从俄罗斯买过一滴油。可从当年的4月开始,印度就加大力度从俄罗斯购买原油了。

这是因为俄罗斯的原油一时卖不出去,卖给印度的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打了折扣。

前面提到过,七国集团给俄罗斯原油设置的上线价格为每桶60美元,而在俄罗斯和亚洲等国家的原油交易中,每桶的价格在25美元到35美元之间。

而卖给印度的价格则比这个价格还要低。从2022年4月到10月,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的原油量增长了12倍,直接让2%的规模增长到了19%。

毕竟俄罗斯给出的折扣价太诱人,每桶只有15美元。这样算下来,短短6个月的时间,印度从俄罗斯买油就省了整整30亿美元。

到2022年12月,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量每天高达119万桶,到去年1月份印度依然是最大的买家。俄罗斯乌拉尔原油,70%的出口量都流往了印度。

转眼到2023年9月份,印度进口石油的规模,有80%都变成俄罗斯原油了。看起来各方都很满意,但唯独俄罗斯把后槽牙都快咬碎了。

印度一直在用卢比进行结算,这导致俄罗斯赚来的卢比不但越来越多,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滞留在印度根本没办法花出去。

俄罗斯也直言,和印度的这种双边贸易是不平衡的。而根据市场的估算,印度继续以这种方式买油的话,每月结算的卢比折合成美元将高达10亿。

此外,将俄罗斯的海外资产和卢比挂钩的话,截止到2022年底,资产的总规模也达到了1470亿美元。

这就等于说,俄罗斯从印度那里新赚来的钱成了“死”钱,能看不能用,关键还影响到了自家其他海外资产的价值。

因为说到底,印度卢比在国际上几乎不流通,外国人不认它的价值。

不到2%的交易率

印度虽然是世界上第五大经济体,但是其货币卢比在国际上基本不流通。数据显示,卢比的国际交易率连2%都不到,除了在印度、尼泊尔和不丹之外,其余国家几乎把它当成了废纸。

俄乌冲突让印度有了可趁之机,用卢比进行结算,不但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石油,还购买了武器以及其他大量的商品。

数据显示,仅去年4月份,印度从俄罗斯进口能源的规模就增长了惊人的530%。印度人是真沾光,但俄罗斯是真吃亏。

随着交易额越来越大,俄罗斯人发现他们对印度的出口远远大于进口。这就等于说,俄罗斯给了印度大量的实物,但印度只能给俄罗斯钱,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卖给俄罗斯的。

可这些卢比在俄罗斯看来就是死钱根本花不出去。拉夫罗夫去年就曾直言,他们在印度的银行已经积累了几十亿卢比,而这笔钱根本花不出去也兑换不掉。

说来说去,国际上的其他国家不认可卢比,直接拿着这些钱去兑换,根本兑换不了。这样一来,俄罗斯要想花这笔钱,似乎就只能在印度国内花。

哪怕是俄罗斯在印度投资,产生的价值还是以卢比方式呈现出来的。难道俄罗斯赚了印度的钱却当真拿不走吗?

最后,还是我国用另外一种方式帮助俄罗斯解了围。

进口铝和铝化物生产线

眼看卢比花不出去,俄罗斯随后开始从印度大规模进口铝。从去年中开始,这一进口规模就开始持续扩大了。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进口规模已达到4.48万吨。

事实上,俄罗斯国内并不缺铝,此前除了国内的产量能满足供应外,俄罗斯铝进口的国家主要是爱尔兰和牙买加等国。

而眼下的这种局面,等于俄罗斯赚来的卢比花不出去,印度就拿着等价的铝来交换了。

可这样一来,又会产生一个新问题,这么多原铝进口,堆放在国内不卖出去同样感觉没啥用。

同样是在去年,我国企业和俄罗斯达成协议,要在俄罗斯建设铝化物和工艺溶剂生产线,每年的产出规模为3万吨铝化物和2.5万吨工业溶剂。

有了这样一条生产线,俄罗斯从印度进口的铝就能逐步消耗了。我国参与这个项目的是中冶国际,和俄罗斯方面是去年6月签订合同的,整条生产线的建设工期大概为38个月。

也就是说,大概到2026年前后,这条生产线就能发挥它的作用了。用这种迂回曲折的方式,俄罗斯和印度之间的贸易,总算是有一个最终结果了。

结语

但整体来看,印度和俄罗斯的这场贸易依旧是不平等的。因为说到底,贸易双方的中间,失去了一个都认可的货币。

没有货币认可,双方似乎只能用以物换物的方式来贸易。很显然印度在这个过程中是获益的一方。

因为印度没有被西方制裁,而原油这种东西在国际上又是硬通货,不愁找不到买家。

只不过这件事也暴露出,印度的卢比在国际上基本一文不值。印度方面也一直在为此努力,但到目前还看不到任何希望。

如果不是俄罗斯遭遇西方制裁,恐怕也不会让印度得到买便宜油的机会。所以说来说去,两国之间的这场不平衡贸易,还是在不正常的背景下发生的。

未来一旦战争停止,印度想继续从俄罗斯购买便宜原油,恐怕就再没这个机会了。

参考资料:

《“史上最强二手商”印度低价扫货俄罗斯原油的胃口越来越大》 澎湃新闻 2023年1月27日

《印度放弃使用卢比购买俄石油,改用“硬通货”》 澎湃新闻 2023年9月13日

《印度卢比的国际化之路还有多远?》 界面新闻 2024年7月8日

《中冶国际与俄罗斯铝业集团成功签约》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 2023年6月27日

《俄罗斯增加从印度进口氧化铝》 中国金属网 2023年10月7日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