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俄乌鏖战已逾三年,近期特朗普团队和克里姆林宫的密切接触,仿佛在昭示停战设想不再遥远。而就美俄的初步谈判结果来看,本以为自己会坐在谈判桌旁的乌克兰,更像是被放在桌上的一道菜,供两个强国“挑肥拣瘦”。

乌克兰的未来广受世界关注,而有一个地方,对其应是尤为上心,那就是海峡对岸的台湾。

在俄乌战争刚爆发不久,岛内就出现“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碰瓷声;随着战争烈度的上升,这一说辞甚嚣尘上;如今,战争迎来结束的可能,岛内外舆论同样再次聚焦台海问题的走向。

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宣称在未来美国和中国大陆的激烈博弈中,台湾“是棋手,不会是棋子”,他何来说这话的底气?拟向特朗普献上近百亿军购“大礼包”,以往的军购实际效能如何?相比前任蔡英文,赖清德当局频遭华盛顿的冷落,这一差别待遇又该如何解读?围绕相关问题,观察者网同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邱毅进行了对话。

·“赖清德是‘土孩子’”

观察者网:就现在的美、俄谈判过程来看,本以为自己会坐在谈判桌旁的乌克兰,更像是被放在桌上的一道菜。之前台湾岛内不断出现“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声音,近日《经济学人》重提这一说法,而赖清德在2月14日宣称“我们是棋手,不会是棋子”。您认为他说这话的底气来自于哪里?

或者说,相较于民主党喜欢以“民主”为旗帜拉帮结派,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更看重基于现实利益的交易,赖清德觉得自己有什么筹码可以同特朗普做“交易”?

邱毅:台湾的政治人物,尤其是地位越高的,有一个本领是一定得学的,那就是吹牛。由于台湾是一个靠选举上位的社会,所以你必须要学会虚张声势、讲大话,这样才能激发民粹、得到选票。

赖清德和我在“立法院”共事了十多年,所以我知道他这个人没什么国际观,既不了解美国,也不了解欧洲,对于台湾以外的世界可以说是完全一无所知。尽管他在学历上有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的头衔,但他的学习方式并非到美国深造,而是通过类似补习班的方式在台湾完成。因此,形容他为“井底之蛙”应该不是过苛的批评。

“台湾不是棋子,台湾是棋手”,这话蔡英文也曾说过,而她在世界上走过一些地方,对外界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她说这话时多少有些心虚,你可以发现她在眨眼。赖清德的情况则比蔡英文更严重,他像一个“土孩子”,是真的自以为是。换句话说,他就是一个标准的草包,以前在“立法院”时是,现在仍是,但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他当上了领导人,所以他认为自己已经成功了。

蔡英文和赖清德资料图:台媒

在我看来,赖清德所谓的“底气”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自认台湾的战略地位很重要,是美国在西太平洋“不沉的航空母舰”。这是由两蒋时代的国民党到民进党一贯宣传的观点,赖清德也是在国民党教育之下长大的,所以他基本也相信台湾真的是西太平洋“不沉的航空母舰”,是美国要去遏制、围堵中国大陆最重要的马前卒,为此美国一定会责无旁贷地保护台湾。

二是基于台湾的经济实力。台湾地方虽小,但外汇储备曾一度位居世界第二,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世界第三,虽然现在排在第六,但仍高达5778亿美元。赖清德认为台湾很有钱,而“有钱能使鬼推磨”,可以收买很多穷国在联合国替台湾说话,可以买通很多国际人士帮“捍卫”台湾,甚至可以邀请美国重要人物如彭斯、佩洛西、蓬佩奥等到台湾来。

三是因为“护台神山”台积电。台积电对全球芯片供应至关重要,一度占据全球市场的93%,即使这几年降至85%,仍是很高的份额。因此,赖清德认为美国为了保护台积电,必然会保护台湾的安全。

赖清德本就是“井底之蛙”,不了解国际形势变化和两岸关系复杂性,又长期沉浸在“抗中保台”的民粹主义氛围中,深信台湾安全无虞。虽然有人提醒他,现在的特朗普跟以前的拜登不太一样,拜登会搞价值同盟,而特朗普更注重“交易论”,可能会用交易的眼光来衡量保护台湾是不是有价值的,进而要求台湾提供更多的“保护费”。不过赖清德认为台湾有钱,至少短期内可以满足特朗普的需求。

从理性角度看,赖清德的底气是非常虚弱的,是经不起现实考验的。

观察者网:您刚说到台湾的战略地位,特朗普提名的五角大楼“三号人物”、负责政策的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Elbridge Colby)曾在去年5月发表的一篇观点文章中提到,台湾不应认为自己对美国来说必不可少。赖清德不知道这一警告吗?

邱毅:你要知道赖清德是看不大懂英文的,英文的听说读写都很差,所以他对国际事务的了解主要来自安全部门每天送给他的安全日报。就像泽连斯基批评特朗普所说的那样,大家都生活在自己所了解的信息泡泡中,也就是你们大陆说的“信息茧房”。

而他接触到的信息,通常是他手下的人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方式呈报给他的。因此,他看到的通常是他喜欢听的那些内容。像佩洛西和蓬佩奥到台湾时,讲了许多他喜欢听的话,这让他高兴,因此给了蓬佩奥很多钱;后来彭斯到台湾,也说了很多他喜欢听的话。

所以,你提到科尔比的话,这话是有,实际上在此之前,特朗普的“笔杆子”达伦·贝蒂(Darren Beattie)也说过类似的话,但这些不见得会在赖清德的思维框架里占多大的比重。

科尔比在文章中直言,“没有台湾,美国人也能活下去”,“美国领导人不太可能要求美国儿女为台湾而战”

·台湾军购问题之多,远超一般人想象

观察者网:您刚刚也说到台湾有很多外汇储备,前几天有新闻说台湾拟再花约100亿美元购买美国的军事武器,但值得提及的是,台湾很早前跟美国订的逾200亿美元的单子都还没有到货。对于这笔新的大额支出,台湾岛内有反对的声音吗?

邱毅:有反对的声音又有什么用?他认为自己已经赢得了选举,掌握了权力,掌控了钱财,因此对于反对意见,他都选择置之不理。现在,台湾岛内的媒体也已被他通过金钱和威权所控制,基本上没有任何监督力了。

与大陆更加注重长期规划不同,台湾地区总在选举,赖清德于去年5月20日上任,他现在的目标是先拿下明年年底的“九合一”选举,再争取2028年的连任。因此,他的思维方式是,尽量在自己的任期内不出事,确保连任,至于未来怎么样,连任以后再说。这种短期思维在选举社会中是常见的,形象地说,就是“寅吃卯粮”。

说回军购,目前台湾的防务预算大约为每年6000亿台币,占台湾GDP的2.4%左右。如果按科尔比之前提出的要求升到5%,就需2至3万亿台币;而按特朗普此前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的“台湾应该花费(GDP的)10%”,那就要涨到4万亿台币。台湾的总预算是三兆多,在野党削减2000亿台币,民进党就因此哀嚎“活不下去”,并引发了大规模的罢免运动。如果按特朗普的要求,让防务预算达到两兆多,民进党政府还维持得下去吗?

所以,民进党的做法和特朗普所要求的实际是不同的概念。赖清德为了庆贺特朗普重返白宫,所以给了美国一个大单,但这只是一次性的满足,而不是持续的军费投入。

台湾这些政治人物的思维是“我先过了今天再说,今天过不了就不要谈明天的事”。美国知道台湾的这种短期思维,所以在应对台湾时也有了相应的策略,因此也衍生出几个问题。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