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美国国务院网站再度修改“台美关系”页面,删除“不支持台独”表述。这种小动作不符合特朗普好大喜功的作风,除非,此举是“卖台大戏”的序曲。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零成本套利,这类隔空抓药的事端我们已分析过太多次,通常意味着几点:a. 试探中国大陆反应;b. 炫耀自己灵活的战术优势;c. 避免被朋友看扁;d. 迎合内部某些政治势力;e. 暗示台当局可以闹点事,让美方坐收其与中方的谈判筹码。

“台独”当局对此当然要表现得喜出望外,但毕竟这不是第一次,此前曾被打脸过。这一次,再傻都知道内情不单纯。按照之前的例子,华盛顿释放的信号往往祸福难料。

2022年,拜登政府干过同样的事,一个月后才将“不支持台独”放回原位。一个月属于炒短线,可能代表拜登的套利目标不高。而考虑到特朗普的目标应比拜登高得多,将此举视为“卖台”之前奏远比“挺台”更合理。

“挺台”是为了“卖台”。我已经多次说过,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的想法就是低价收购,高价卖出。

既然我们已知道结局,有意思的观察点就不是特朗普的目的,而是整个“卖台”过程。当前,有两个相关的时事几乎同时发生:乌克兰与台积电。另外,有一个未来的时间点被集中关注:5月9日,于莫斯科举办的二战胜利80周年活动。

乌克兰,代表美国的欧洲代理人战争结束;台积电,代表美国的东亚代理人交易开始;二战胜利80周年活动,若特朗普也参与,被认为是另一场强权瓜分世界的雅尔塔会议。

特朗普在美国第47任总统就职典礼上发表讲话资料图:新华社

乌克兰,一缕美国刀下亡魂

特朗普与普京一通电话,决定了“残余国家”的命运。真相是,泽连斯基与整个欧洲都在“菜单”上,只是此前被拜登政府哄骗,以为自己在餐桌旁有一席地位。

最令人意外的是“欧洲大感意外”,由此可知,这组国家群为何被美国看扁。欧洲人对时局的评估可以偏差到180度,我也觉得有点意外,本来以为只有90度。

西方自由派舆论很快开始报以嘘声,泼以脏水,但公平地说,正是自由派的民主教条与全球主义毒害了乌克兰,而不是特朗普。

结局总是服膺现实主义,奇迹并没有发生。现下的问题是,在付出重大代价后,欧洲还分不到蛋糕,连乌克兰所剩无几的家 ——矿产资源,美国都要独吞。

无怪乎,有西方舆论开始廓清:未来的世界将回到二战前的帝国主义时代,由屈指可数的大国论斤秤两地互相交易小国,而所谓“联合国”这类国际组织,已无关紧要。由此,5月9日于莫斯科举办的二战胜利80周年活动,他们开始谈论特朗普是否会前往,并再一次上演“雅尔塔会议”。

不过,我认为这种判断过度悲观(或乐观),因为当代中国取代了二战前好几个列强,而我们的想法从来不是帝国主义式的。对中方而言,未来的主要挑战是,现实主义逻辑下的“分蛋糕游戏”,我们到底要不要玩,或者说,该如何玩出“中国味儿”?

设使所谓“分蛋糕”是一种旨在避免战争的地球仪游戏,说真的,不玩白不玩。尤其是台湾问题还没有解决,且两岸都不希望付出惨重代价。

乌克兰这一课,中国算是获益匪浅:我们再一次确认了美国的“不耐打”,连代理人战争都玩不久,此其一。若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其平均智商并不高,此其二。西方孤立不了中型以上的国家,此其三。基于民主价值观上的联盟比想象中更松散,掩饰不了外强中干的本质,此其四。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通电话。通话时间很长,将近一个半小时。图为2019年6月28日在日本大阪拍摄的参加G20峰会的特朗普(右)和普京。图源:美联社

“台独”分子目睹乌克兰的下场,只有毛骨悚然的份儿,尽管岛内一直有不少舆论看衰乌克兰前景,并对民进党提出忠告,但装睡的人叫不醒。直到现在还有“台独”继续装睡,称特朗普只是假装弃乌,目的是想激励乌克兰背水一战。这话真叫我笑到失眠。

当前,西方自由派舆论,已经出现不少“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论调,称美国弃乌之举,形同鼓励中国通过军事手段寻求统一。其实早在拜登执政末期,对继续援乌有所动摇时,这种说法便开始流窜,而拜登政府的回应,就是用谎言安抚所有民主友邦。

因此,这次鲁比奥的部门删除“不支持台独”表述,也被许多观察者认为是防止“弃乌效应”扩散,以稳住其盟友。

我认为这种说法也过度乐观(或悲观)。因为承上述,这不是特朗普的作风。看看乌克兰争议,他并不在意盟友怎么想,而且,要搞就搞一出大的,好让地球绕着他转。因此,这种小动作比较可能是一出大戏的序曲,目的是方便日后要价。

特朗普要价,旨在两面通吃海峡两岸。在中国大陆那一边,华盛顿会喊什么价目前未知,但在台北这一边,已经开始漫天喊价,第一波就是台积电。而理论上,特朗普在台北取得的“业绩”,会直接关联到其向中国大陆喊出的价码。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