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问题会在特朗普的推动下,很快得到解决吗?特朗普的下一步,是台湾吗?中国又将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应对?
日前,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现场接受“德国之声”采访。记者理查德·沃克就多个国际热点问题展开提问,周波就中美关系、中国核力量发展、美国“新帝国主义”倾向及台湾问题等众多问题阐述观点。北京对话和观察者网授权翻译如下。
【文/周波,翻译/毛琪、王奕涵,核译/刘松瑀】
理查德·沃克:我们正在慕尼黑安全会议现场,这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跨大西洋关系和结束乌克兰战争。然而,我们也希望了解世界另一超级大国——中国的观点。今天,我们将与前中国军方的周波大校进行交流。他现在是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也是慕尼黑安全会议的常客。
感谢您接受德国之声的采访。过去几天,慕安会备受关注,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动一项新的和平方案以解决乌克兰问题。特朗普本人曾与弗拉基米尔·普京对话。那么,中国对此持何种态度?您认为特朗普有可能成为乌克兰问题的“和平缔造者”吗?
第58届慕尼黑安全会议2月18日在德国慕尼黑开幕新华社
周波:我认为,任何有关乌克兰的和平倡议,中国都会表示欢迎。事实上,特朗普本人也曾请求中国提供帮助。作为一名中国人,我对此感到有趣,因为他此前表示能够在24小时内解决乌克兰问题。
当然,这种说法在更像是一种选举期间的竞选口号,但他向中国寻求帮助的事实表明,中国在乌克兰战争中可以发挥一定作用。
我认为,中国的作用首先体现在与其他主要大国一道,为乌克兰,甚至俄罗斯,提供某种集体安全保障。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种集体安全保障不仅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经常提及,同时也深深植根于所有乌克兰人的历史记忆之中——早在1990年代,乌克兰决定放弃核武器时,这一问题就已成为关键考量。
是的,我们无法确定这场战争还会持续多久,但肯定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然而,战争不会永远打下去。总有一天,各方将不得不讨论如何实现停火。
而乌克兰方面经常提到一个问题:谁来保障停火协议的执行?所以我认为中国这次可以与其他主要大国一道,为乌克兰提供这种集体安全保障。
中国可能提供的第二种协助是——如果交战国同意维和行动,那么我认为中国及印度等国或许是最佳的出兵国。因为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如波兰总理和法国总统所提议的那样,由欧洲人直接介入并不现实。俄罗斯必然会将此视为北约在乌克兰的另一种存在。
第三种可能的协助是战后重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能力首屈一指,这一点无需赘述,不言自明。中国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完成重建工作。
理查德·沃克:您提到了北约。特朗普政府曾暗示——尽管其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可能会考虑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选项最终排除在讨论范围之外。您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决策吗?因为中国一贯对北约的东扩持批评态度。
周波:中国方面认为,这场战争与北约的扩张有一定关系。因为虽然人们在讨论这场战争,讨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但人们往往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从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到鲍里斯·叶利钦,再到普京总统,也就是说,从苏联时期到今天的俄罗斯,苏联和俄罗斯的领导人一直在警告这种扩张的危害。
北约从1949年到2024年的扩张维基百科
关于北约的未来,问题在于,随着西方民主的衰退,北约是否会变得更强大?或许有人会说,芬兰和瑞典的加入证明北约实力的增长。但我不这么认为。
我曾经说过,北约是一具行走的僵尸。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军事联盟,或者说所有军事联盟,都依赖于威胁而生存。它们就像水蛭一样吸血,因此必须寻找敌人。
理查德·沃克:难道威胁不是来源于俄罗斯吗?
周波:我并不是在为俄罗斯辩护,但事实是,即使在这场战争之前,北约就已经将俄罗斯视为威胁,因为苏联解体后,北约的未来并不确定。然而,为了生存,北约必须找到一个威胁。而谁能成为威胁呢?之前是苏联,现在当然就是俄罗斯。
因此,我认为这种军事联盟事实上并不会加强西方民主。相反,它实际上引发了战争。因此,欧洲安全的根本问题是,不管愿不愿意,北约必须与俄罗斯共存,因为俄罗斯无法被抹去。所以,欧洲的安全本质上是北约如何与俄罗斯共存。人们必须思考这个问题,不能仅仅着眼于几个简单的事件。
理查德·沃克:之前您说的确实是历史的一部分,特别是中国的看法。今天的会议,讨论的焦点之一就是美国副总统万斯的演讲,他批评了欧洲民主,特别是德国的民主。许多人将这视为中国改善与欧洲关系的机会,而欧洲正因这番批评而感到震惊。您认为这个时机到来了吗?
周波:我认为,欧洲肯定会思考万斯所说的话,以及接下来会有什么行动。事实上,依据《金融时报》的报道,中国和欧盟之间的渐进式接触已经在发生,因为我在记者吉登·拉赫曼的观点中读到,他引用了一位欧洲官员的话说:“相信我,这已经开始发生了。”
所以我认为这次会议表明了欧洲人如何对万斯的演讲感到失望,因为即便作为中国人,我也感到惊讶。
我本以为大家关注的主要是乌克兰问题,所以他会在演讲中大谈乌克兰;而且鉴于美国与中国所谓的战略竞争,他也会谈到美中竞争。但他完全没有提及这些内容。相反,他谈论的内容让欧洲人感到惊讶和愤怒,这很有趣。
理查德·沃克:这是否感觉像是送给中国代表团的礼物呢?
周波:我认为这不是我们所创造的局面。但最终,我认为欧洲人会觉得他们必须寻求一种平衡。因为这种情况已经在发生,甚至冯德莱恩也谈到了与中国达成新协议。所以即便在这次会议之前,欧洲领导人就已经有所表态,而与欧洲保持良好关系始终是中国的利益所在。
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实际上对我们有些不公平,因为中国并未参与这场战争,也没有被告知这场战争即将发生。但由于这场战争,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关系变得紧张,而这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