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

通讯员 施馥甜 王曦

“帮我们做企业需求画像,总共几分钟就能完成我们以前需要几天完成的事情。”一周以前,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线上正式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并进行本地化部署。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 (以下简称“育成中心”) 副主任马磊说,中心将根据一家企业的技术需求做更详细的需求画像,结果使用了AI赋能的“天网”平台后,处理效率大大提高,现在已经帮公司找到了供给方,下一步双方会进行深度接洽。

截至2月下旬,线上平台已入驻企业超6.6万家,科创需求数4.7万余项,已完成供需匹配1.4万余项。后续,平台将应用DeepSeek开发更多AI智能化应用场景落地,帮助用户更精准地提需求、找资源、报政策,推动科创资源供需对接更智能、更高效。

DeepSeek功能快速画像助企找“特种菌”

马磊介绍,育成中心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面向湖北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与结构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而共同发起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平台。以解决产业的科技需求和研究所的成果转移转化需求为重点,本身也是加入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的线下企业服务机构。

几天前,该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武汉一家环保企业的技术需求协助:想向国内研究科研院所寻求一种叫做厌氧氨氧化细菌的“特种菌”规模化生产技术。这类细菌被业内俗称为“红菌”,它通过生物化学反应,它们可以将污水中所含有的氨氮转化为氮气去除。它们对全球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污水处理中重要的细菌。

如果按照以往的流程,工作人员首先要对企业的需求做详细的画像,即人工分析其需求特征类别、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技术供应可能来源、技术转化难度等大小几十个指标,然后去有针对性地联系对接最有可能精准匹配的资源。光是人工分析需求,平均就得几天时间。

受访者供图

这次,得知平台2月19日正式本地化部署了DeepSeek-R1大模型,推出了升级后的AI科创助手机器人,就想“长线”试用。随后工作人员将公司需求信息和相关的分析要求,“投喂”给了科创助手,总共几分钟时间后,机器人就在线给出了详细版的需求画像。

马磊透露,他们根据AI分析出来的结果,很快就发现中科院水生所的一个研究团队可能有合适的技术供给能力。结果联系到研究团队负责人后,对方自信地回答“我们能”。在服务机构和AI的牵线下,供需双方将展开技术转化深度交流。他还希望,待平台科创数据继续丰富后,中心以后还能挖掘到这个平台上的更多AI服务价值。

作为技术供给方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文斌,在体验了“天网”的AI能力后给出了“专业问题秒级解析”的评价。他表示,期待这个功能如同“AI红娘”,让科技成果转化更便捷。

企业科创服务平台接入AI能力更“聪明”

湖北科创供应链有限公司线上平台负责人董帅介绍,春节前,国产开源AI大模型DeepSeek横空出世,其强大功能和应用场景可扩展性震惊科技界,国内不少机构和科技产品都纷纷展开了接入和本地化部署工作,强化本地资源的AI应用。湖北科创供应链平台也有此需求。

新春开工后至2月26日,湖北科创供应链有限公司及开发方光谷数产与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紫东太初平台联手,开发升级了PC端和手机小程序版AI科创智能助手、政策AI解读等AI功能模块。前者可实现对用户提出的科创类技术问题进行深度解析,支持技术问题交流、技术分解探求、创意语义检索、专利简单检索四种模式,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高效的使用体验。

通讯员供图

董帅告诉记者,PC端和手机小程序版AI科创助手,基于DeepSeek大模型给用户提供个性化咨询能力。通过上下文对话及语义长程推理能力精准拆解用户碎片化需求,实现用户意图识别、公共信息查询、政策及公开信息查询等功能。

记者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体验了电脑端AI科创助手的“聪明”。登录湖北科创供应链线上平台,点击首页右下角的机器人形状的AI创助手头像,便唤醒AI助手,弹出对话窗口。

当输入“如何利用第三代纳米孔靶向测序技术开发出一套能应用于临床的,且在16小时内同时鉴定呼吸道感染病原和相关耐药基因的精准快检技术?”这个问题2秒后,便给出了自己的“深度思考”内容。

湖北科创供应链线上平台截图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