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常法
正月初八,是“日照企业家日”。当天下午,全市项目提升年暨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议对2024年度全市高质量发展的163家优秀企业进行了表彰,对2025年进一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动员和部署,持续奏响全市“大上项目、大兴产业、大抓发展”的最强音。
2025年被确定为“项目提升年”。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硬道理,以“项目提升年”为抓手,通过“谋招推服”全链条提升,拉开阵势、主动进攻,政企同心、干出气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日照实践新篇章。
如何实现“谋招推服”全链条提升?市委、市政府在报告中做出响亮的回答,给出清晰的思路。即:“要顶天立地谋划项目”“要别有天地招引项目”“要脚踏实地推进项目”“要设身处地服务项目”。这“四地”理念增底气、强志气、壮骨气、鼓士气,为项目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从中可体会出市委、市政府推进全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良苦用心”,也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大上项目、大兴产业、大抓发展”的坚定态度和坚强决心,更彰显出市委、市政府全链条提升“谋招推服”的强有力举措。
谋划项目,要“顶天立地”。“顶天”即锚定重点领域,加强顶层设计,致力于高端高质发展;“立地”即立足于日照实际,集聚发展的各种要素,因地制宜谋划项目,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唯有如此,谋划的项目才能“站得高”“立得住”“行得稳”“走得远”。日照市将聚焦新质生产力、“5+3+2”产业体系、重大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精准谋划,争取更多项目和事项纳入国家、省“大盘子”。这些重点领域的项目符合日照实际,顺应经济发展潮流,方向选得准,只要精心谋划,定能让日照在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给日照高质量发展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招引项目,要“别有天地”。“别有天地”即在项目招引上要善于“变花样”“出奇招”。当今市场竞争激烈,招商已不再是一项单一任务,而是一场需要全方位、多维度布局的“战役”,唯有坚持多元化招商策略,才能“狭路相逢勇者胜”。近年来,日照市在招引项目上可谓不遗余力,不仅精准运用产业链式招商、以商招商等传统方式,还积极拓展场景招商、资本招商、大数据招商等新型模式。五莲县创新推出“招引专班+旗舰店+产业链”融合机制,以及精准的“六个一”工作模式,不仅提高了招商引资的精准度,还增强了项目的针对性。可见,只要招引做到“别有天地”,招商定会“攻城略地”“开花落地”。
推进项目,要脚踏实地。推进项目,要有紧迫感,但不能急于求成,应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在加强要素保障、资金支持、人才支撑等方面做足文章。例如,在前期,日照市为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积极构建起“多元化”创新要素投入保障机制,全面激发了企业内在创新动力。一方面,建立服务企业“科技专员”制度,选派科技专员“一对一”驻点服务科技型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创新发展难题;另一方面,构建科技资金多元化投入体系,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科新创投基金,推行科技金融“投贷联动”,以“小股权+大债权”融资机制助推新兴产业项目落地。有了“多元化”的创新要素保障,企业定会“欢天喜地”,新项目也会“呱呱坠地”,全市“5个100”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必将跑出“加速度”。
服务项目,要设身处地。“设身处地”体现了日照市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以用户思维为企业精准服务的满满诚意。日照市视企业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心底无私与企业家交朋友,全力以赴为企业纾困解难,让企业家挺直腰杆、安心创业、舒心发展。如日照通过设立“企业家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从“店小二”式的政务服务到“真金白银”的政策包,让企业家站上发展“C 位”。同时,还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持续深化综合查一次、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改革。各区县也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如东港区周末审批服务“不打烊”,五莲县打造“走进五莲、办事不难”“莲捷办”品牌等。这些实打实的“政策包”,如春风暖大地,让日照成为企业家们“大展拳脚”的发展沃土。
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东风劲吹,春潮涌起;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只要全市上下感恩奋进、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实干奋斗,我们定会拼出活力新日照,干出发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