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其中陆军的力量尤其惹人注目。毕竟在我们一穷二白的时候,都曾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自从抗美援朝战争后,世界对中国陆军的印象就是意志力恐怖。此后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军事力量的增长更为快速。

有人就说,能够打败中国陆军的,只有另一半中国陆军。言外之意是说中国陆军只有在红蓝对抗赛中,才能体验一把失败的滋味。

那我国陆军的实力究竟有多恐怖呢?今天就从兵力和武器装备等方面,来全方位看一下陆军的“家当”是怎么样的。

我国陆军的兵力规模

在2013年国防白皮书中,我国的军队人数和部队番号第一次进行了详细披露。

其中,我国陆军的兵力总规模为85万人。具体来看,我国陆军部队总共分为18个集团军,此外还包括一部分独立的合成作战师旅单位。

集团军的编制,则是由师和旅等一级单位组成。具体到不同的军区来看,师和旅等作战单位的配置都有一定的侧重。

陆军除了野战部队外,我国还有规模可观的武警部队。在2013年也就是武警部队未改制之前,其规模人数在66万人左右。

武警部队中,又有一部分机动作战兵力,在战时状态下这部分兵力可迅速转化成为野战部队。

除了上述正规部队外,我国预备役部队数量规模更加庞大。不过各省市的预备役部队和平时期没有动员,只有全职军官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时,我国又宣布裁军30万人,虽然具体的规模不详,但从比例来看,武警部队以及陆军野战部队的裁减规模应该较大。

有不少声音此前认为,维持现有规模的陆军,能否保障国家整体安全呢?

从世界各军事大国来看,各国维持的常备陆军规模都不多。比如俄罗斯在十几年前,陆军的总规模还不到30万人。

美国的陆军规模比俄罗斯较大,但即便深陷中东战争期间,总规模也没有超过60万人。

从我国周边的国家看,印度和越南两国的陆军规模较大。印度的陆军总兵力超过了110万,越南的陆军总兵力则超过了40万。

如果单单从规模来看,我国的陆军兵力似乎真有点少了。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我国单兵作战素质很高,像早年的对印和对越反击战争,我国有限的陆军兵力,都能轻松打一场中等烈度的战争。

所以在和平的环境里,不必维持太大规模的陆军兵力,保障国防安全是绰绰有余的。

节省下来的人力成本,可以用来购买和装备更多的武器。毕竟在现代战争中,早已不是简单的人海战术。谁的武器装备更好,综合利用效率更高,谁才能在战争中打胜仗。

那么我国的陆军整体装备,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呢?

坦克规模全球第一

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彼时外媒曾评估,认为中国陆军现役的主战坦克超过了6500辆,实际规模可能比这个数量更多。

对比之下,美军的主战坦克在1500辆左右,俄罗斯的主战坦克在2500辆左右。因此根据这个说法,在世界三大军事强国中,中国陆军的坦克规模最大。

这种评估既正确其实也不算正确。正确的地方是,我国各类型坦克的数量确实有这么多。

不过错误的地方是,这篇文章在评估的时候,忽略了美国尤其是俄罗斯,还存在着规模庞大的库存坦克。

俄罗斯的T-72型坦克库存量超过了7000,还有数据显示其规模超过了万辆。而美国的M-1型坦克,库存规模也在5000辆左右。

至于未什么不把这些库存坦克也算上,因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型号相对老旧的坦克,其作战性能在新时代是存疑的。

就好比过去两年来的俄乌战争,俄罗斯把大量的库存坦克用在了战场,但实际作战效果来看,这些曾经的钢铁巨兽并不一定能抵挡得住现代武器的攻击。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大量的库存坦克只能用来充数,真正要看作战表现,还得是新型号的主战坦克。

而在这一点上,外媒的评估和我国的统计也存在偏差。我国最新系列主战坦克99系列型号,截止到2018年公开的数量未600辆。

此外,96系列的主战坦克规模为2500辆。其余的坦克,则是88、79和59等更老式的型号。

在型号新旧的分类上,外国人通常把我国的96主战坦克归类为二代半产品。而我国的分类是,目前只有99系列坦克为第三代主战坦克。

目前,我国的主战坦克为99A型,它是我国最先进的主战坦克,在火力、防护性、机动性以及信息化方面,已具备全天候打击能力。

除了99A型,96式坦克近年来也进行了改进升级,在众多的坦克国际比赛中,这一型号的坦克在机动性和打击精准度上也屡屡拿下第一。

火炮的多和新

此前有一份数据显示,中国各类型火炮数量在3万门左右。具体数量有多少不得而知,但近年来我国火炮的新型号入列,以及火炮类型的多样化发展才是关键。

像03式远程多管火箭炮,目前在陆军中是最受宠的火力打击武器。它的射程很远,精度在数字化的加持下比传统的火箭炮更高。

最关键的是,因为多管发射模式,如果是组网打击的话,炮弹如同雨点般倾泻而下,威力大到惊人。

该型号的火箭炮,可形成立体化的打击体系,能对纵深目标进行精准的火力覆盖,无论是敌方的坦克集群还是防空体系,都能有效摧毁。

03式火箭炮属于远程打击力量,中程打击力量,目前陆军主要装配的是155毫米的自行加榴炮。

作为一款重要的火力压制武器系统,自行加榴炮的特色关键在于机动性。此外,122毫米的自行榴弹炮,也属于陆军部队主力型的自行火炮。

打完就能转移阵地,不像传统的火炮还需要费力牵引。自行火炮的立体化打击能力,构成了我国陆军强大的火力系统,也代表了火炮技术领域的先进水平。

所以说,即便不算上过去那些老旧的火炮型号,单单新式的火炮规模,就能保证火力和打击能力。

坦克和火炮,是一个国家陆军的主力作战装备,而现代战场,武器系统的应用是综合性的,比如无人机的大规模使用,就没法清晰界定它属于陆军序列还是空军序列。

正是因为武器系统的合成使用更高,部队的类型也呈现出了更细化的层次。

陆航部队和陆防部队

陆航部队顾名思义,是隶属于陆军系列的航空兵。这一兵种在上世纪80年代组建,其军事编制通常是以旅的建制存在。

陆航部队的主战武器为武装直升机,早年我国研制的直-8直升机,为陆航部队的主力装备。

如今,陆航部队已拥有了直-9、直-10、直-19等各类直升机类型,从武装打击再到武装侦察,各型号的直升机装备已相当完善,可保证空地一体化的机动作战。

如果说陆航部队是辅助地面部队作战,那么陆防部队则是要确保地面部队,能有效抗击来自空中的各种威胁。

俄乌战场上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就充分说明防空兵很关键。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没有正式的防空兵,只配备的少量高炮部队,让我军的后勤运输蒙受了巨大损失。

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早期我国防空兵使用的武器主要是低空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到了20世纪末,我国先后研制出了红旗-17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和红旗-16中程中高空防空导弹系统。

如今,我国又研制入列了红旗-6弹炮系统,作为末端防空武器系统,它的饱和打击能力、命中精度、响应速度、抗干扰能力都是最强的。

此外,陆防部队还拥有红旗-9B和红旗-22两款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为新一代的中远程地空导弹防御系统,全天候作战能力进一步增强。

作战思路的转变

普通人理解的陆战,还是像二战时期那样,大规模的钢铁洪流配合步兵向前冲锋。但俄乌战争向我们展示了当代的陆战形态。

在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加持之下,战争状态下部队的隐蔽性动作越来越难以完成。比如一方想集结一支装甲力量进行偷袭,但敌方很可能通过卫星系统,已清晰看到这支部队的活动轨迹了。

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大规模集结行动很容易成为敌方的活靶子。这就要求部队不断增强信息化和指挥系统的完善,能够保证各战术单位可分散有效的采取行动。

除此之外,武器系统的综合运用,提升各部队之间的协调性,也考验着整支军队在战时状态下的通信能力是否完善完备。

一句话,过去的陆地战场犹如迷雾一般,不管是己方还是敌方,都能偷偷采取行动。而现在的整个战场,在卫星监视下是完全透明化的。

这就要求部队要有适应新战场态势的能力。所以像陆军这种主战类型的部队,它的规模大小实际已不是最关键的。

最重要的,是要看单兵作战素养是否得到增强,武器系统的运用是否高效,以及在相对隐蔽和分散的作战状态下,部队之间整体的协调性如何。

这也就意味着,陆军的作战思路应该跟着发生转变。

结语

值得一提的是,各国军事力量纸面上的规模,在战争开启后,仅仅属于第一轮攻防的力量。

打仗打得是后勤和保障,打得是持续作战能力。在这方面,我国完善得工业体系,可以在战时状态下生产各类型武器。而这种能力相比于部队规模,本质上才是最关键的。

参考资料:

《厉害了,我军武器装备:能公开的基本都在这里了》 解放军报 2017年3月7日

《新版国防白皮书:中国军队人数、番号首次披露》 第一财经日报 2013年4月17日

《40年来,中国陆军武器装备实现了哪些跨越》 中国青年报 2018年12月6日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