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不少粉丝朋友都看过动作影片明星李连杰在早年间的一部作品——《中南海保镖》,这部电影的情节和打戏很是精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现实中,为国家级重要人物提供随行保护的警卫人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来自官方单位的保镖,通常出自公安部八局和九局,即特勤局和中央警卫局。这其中,中央警卫局虽列入公安部序列,但在编制上属于解放军,公安部对其没有指挥权和管理权。相信没人会怀疑,中央警卫局中的警卫人员必然个个身手非凡,套用网络热梗来说就是,“你要是敢和这些保镖动手,结果基本是三七开,人家拿三等功,你七级伤残进医院”。

高级别警卫人员多出自公安部八局和九局

若是在古代,与之地位和职能相近的人大概就是皇宫内的大内侍卫了,尤其是战力最强且品级最高的一等御前带刀侍卫。而在康熙年间,皇帝最喜爱且信得过的一些大内侍卫其实不只肩负着保护康熙皇帝的重任,他们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配康熙以“玩跤”的方式锻炼身体,也就是颇有北方色彩的一种武术,即摔跤。在早年间的中国北方多数地区中,摔跤被形象地命名为扑跤。因扑跤技术好而被挑选出来陪皇帝“玩跤”的大内侍卫就被称为“善扑手”,他们会组成一个“善扑营”,待皇帝想锻炼身体“出出汗”时,就陪着一起练一练。

大内侍卫老照片

说到这里,被视为北京俗话的那句“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是注定绕不开的。这句在京城里和国内很多其他地方都有所流传的话,被很多人理解成是对北京、天津和河北保定一带的人带有嘲讽意味的话,即形容北京人说话油腔滑调“满嘴跑火车”、天津人嘴碎话多、河北保定人喜欢巴结官员并为官员跑腿办事。但实际上,这番话的真实意思绝非如此,其是对北京、天津和河北保定这三地的善扑手们在“玩跤”风格上的一种概括。

描绘古代扑跤的化作

出自北京的善扑手通常体格较为高大健壮,攻防招式套路多变,对手很难准确掌握其出招定式,如油一样滑腻不定,故被称为“京油子”。“卫嘴子”则有两种说法来历,一是说天津的善扑手喜欢在“玩跤”前把手指前端放进嘴里舔一舔,用唾液来保护指甲,以防在用力拉扯的过程中受伤;二是指天津的善扑手习惯在“玩跤”过程中嘴里有所念叨,如“诶,没用上劲儿”或“小样儿的没绊倒我吧”等。

保定快跤擅长钩腿

至于说“保定府的狗腿子”,这里就有点误会保定的朋友们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其实是古代的一种民间谐音梗。河北保定在摔跤这门武术上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门类,即“保定快跤”,特点就是攻防节奏很快,尤其善于下腿钩绊对手的腿并将其摔倒。也就是说,这“狗腿子”实际上是从“钩腿”演变而来的说法。

摔跤是中国民间普及化较高的一种武术

因此,“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这句话其实本无讽刺贬低之意,而是对大内侍卫中的善扑手们在“玩跤”风格方面的概括。这些古代的“中央警卫局保镖”原来还有这种职能,也算是个挺有趣的事情了。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