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能达终于是解脱了!最近海能达跟美国长达八年的官司终于算是尘埃落定了,虽然6000万保护费的结局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怎么完美,但至少海能达能喘上一口气了。
海能达究竟是咋回事?美国人又在耍花招吗?
六千万买单,尘埃落定?
这件事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是海能达抢了摩托罗拉的蛋糕,作为全球对讲机领域的领军者,摩托罗拉在行业已经盘踞多年。
但海能达的崛起让摩托罗拉感受到了东方的压力,2016年后的海能达不仅在国内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还迅速进军国际市场,成了摩托罗拉的强劲对手。
眼看着自己在全球通信市场的霸主地位受到威胁,摩托罗拉虽然不可能坐以待毙,直接在2017年指控海能达窃取其商业机密,并先后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多国提起诉讼,要求天价赔偿。
官司一打就是八年,本身占理的海能达自然不可能任由摩托罗拉污蔑,选择了同摩托罗拉硬刚,但诉讼是有成本的,每年为应对美国的诉讼公司要支付高达两亿元的律师费。
这对一家还要在全球扩展业务的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消耗,其实摩托罗拉手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扎实的证据,所谓的窃取商业机密只不过是为了混淆视听的借口罢了。
如果证据确凿,官司也不可能一拖就是8年,只不过这场诉讼根本就不是一场单纯的技术之争。
从美国司法机构的裁判者的立场出发也是能拖就拖,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崭露头角的中国科技公司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所以这场诉讼的泥潭从本质上来讲就是美国对我们的制衡之策,哪怕是拖到现在,美国法院也没打算息事宁人,硬要海能达支付6000万美元和解金才算终局。
6000万就这么给了美国人,说实在是有点亏的,但事情要从两方面看,虽然交了这6000万美元让海能达感觉十分憋屈,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也还算是个理性决策。
6000万美元的确不少,但比起每年因为诉讼额外增加的成本来看,这个价格也算是可以接受了,根据海能达的公告,他们已经结合案件的最新进展计提了预计负债,准备用这笔钱来彻底了结纠纷。
从这一点来看,海能达对于案件的预期还是有思想准备的,而且公司已经做好了避免未来财务风险的打算,确保公司的正常经营不受影响。
海能达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中国企业,此前阿里巴巴曾在类似的案件中花了4.35亿美元与美国投资者和解,中兴通讯也曾以10亿美元与美国商务部达成和解协议。
其实诉讼只不过是美国为了迟滞我国企业在高科技领域发展的策略罢了,只要我们在某些领域有迎头赶上的架势,美国就会想方设法的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给我们下绊子。
就算没有办法真正阻止我们在科技行业的发展,也至少要像鬣狗一样从我们身上拽下一块肉来,这种花钱和解的操作已经成了常态。
为什么美国人偏偏盯上了海能达呢?
海能达,美国人盯上啥了?
海能达是在全球专网通信领域数一数二的巨头,2022年全球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发明专利排行榜上,海能达稳居专网通信领域的第一名。
在国内,海能达主导了我国数字对讲机标准和警用数字集群通信标准的制定,同时也在卫星通信等高端领域有所布局。
而这些恰恰是摩托罗拉的老本行,过去摩托罗拉在这个领域几乎处于垄断地位,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储备和市场份额在专业无线通信市场维持着高价策略。
海能达直接打破了垄断,对比于摩托罗拉原本的产品,海能达的价格实在是太具优势了,同样的品质低廉的价格让摩托罗拉的产品瞬间没有了竞争力。
海外市场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了使用海能达的产品,摩托罗拉多年构建的通信大厦岌岌可危,再加上我国在5G领域全球领先的地位,海能达的产品自然在5G层面优势明显。
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2022年的印尼G20峰会以及卡塔尔世界杯等大型国际活动中,都能看到海能达的产品。
其优异的性能表现让海能达逐渐被业内称为中国对讲机之王,有人将它比作专网通信领域的小华为。
现在海能达产品不管是信号稳定性还是续航能力都渐渐超越了摩托罗拉,有了登顶王座的苗头。
当海能达开始布局在美国市场的拓展时,老牌巨头摩托罗拉终于忍不了了,为了保持自己在全球市场的垄断地位,摩托罗拉在2017年开始了对海能达的诉讼战,指控其通过雇佣摩托罗拉的前员工获取了商业机密。
其实美国政府早就想对海能达动手了,摩托罗拉的诉讼正好给了美国政府一个借口,海能达也成了涉及军民融合产业的重点对象,被列入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不可信供应商名单。
这个所谓的军民融合背景是美国政府打压我国科技企业时惯用的借口,美国政府认为这些企业有可能通过民用技术渠道获取与其军事相关的敏感信息,从而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
海能达只是美国对我国科技企业打压的一个缩影而已,这些年我国企业在美国经历的不平事太多了,不管是华为、中兴还是海康威视都曾经或正在面临类似的制裁和限制。
就连小米这样的民用级产品都成了美国制裁的对象,美国如此频繁地打压我国企业,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美国人为何处处针对我国?
美国向来以自由市场自居,号称无论哪个国家的企业都可以在美国公平竞争,但这只不过是美国人打出来的幌子而已。
每当有我国企业在技术领域崭露头角时,美国人就立刻换了一副面孔,想尽一切办法的打压和牵制。
过去几十年,随着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高科技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不光有通信行业的海能达,还有5G技术全球领先的华为,这种技术优势直接威胁到了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
现在我国在5G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超过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正是这一系列的突破才让美国感到了压力。
这些年美国凭借技术优势不知道割了全球多少拨韭菜,所以在美国人眼里对于关键技术的绝对领先地位是有执念的,现在我国各项技术快速追赶,美国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主导地位受到威胁。
于是针对我国企业的各种限制措施和打压手段便接踵而至,但美国的担忧不光停留在经济层面。
美国人对我国企业的打压还涉及到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在美国的一些政客眼中,我国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与他们的价值观格格不入。
于是他们把我国企业的发展视作是对其全球霸权地位和意识形态的挑战,在美国国会和政府的一些文件中频繁出现国家安全这个词。
中国的发展在美国政客的眼里早就成了洪水猛兽,到现在全美已经出现了恐华症,不管我国在哪一方面取得突破,在美国政客看来都可能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而所谓的威胁理由往往非常牵强,现在的美国政治已经形成了只要跟反华排华扯上关系就可以赢取选民支持的怪圈,时间长了,美国的惯性思维也就形成了。
我们的新疆成了强迫劳动的典范,我们的一切科技产品都能更所谓的美国国家安全扯上关系,所以美国打压海能达并不稀奇,只不过是在通讯行业海能达踩中了美国的尾巴而已。
其实美国政府这种泛安全化的做法也不是针对我国企业,只不过现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让美国感到了恐惧,过去日本经济蒸蒸日上的时候,美国也一样对日本进行打压。
法国阿尔斯通和日本东芝等公司都受过美国的迫害,所以现在美国拼了命的打压我国的一切行业其实就是在为我国科技崛起背书,只有能够威胁到美国的霸主地位,才会让美国如此不顾一切的打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发现自己的全球霸权地位开始受到威胁,在高科技领域。
无论是5G、人工智能,还是量子计算,我国企业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这让美国感到不安,因为美国的全球霸权,不光依赖于军事力量,更依赖于科技和经济的主导地位。
结尾
海能达用6000万美元和解虽然让这场长达八年的官司画上了句号,但也让我们看到了背后的复杂局势。
这哪里是简单的商业竞争啊,分明就是通过法律手段的国家博弈,不信我们往后看,美国人针对我国企业的打压手段绝对不会停止,只要中国一天天强大,美国自然会想方设法的打压和制裁我们。
只不过留给美国的时间不多了,打压和制裁绝对不可能让我们的发展脚步停止,等到我们重新站回世界巅峰的时候,再看看美国该怎么做!
参考资料:
海能达海外市场遍地开花 新业务持续开疆拓土
新浪财经2025-02-05
棉花絮:“专网通信小华为”海能达,为什么被美国盯上?
观察者网2024-04-23
【中国网评】遏制打压无法阻挡中国前进步伐
2025-01-26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