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龙:多元一体的精神图腾 龙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龙的起源是探寻中华文化源头的重要依据。考古发现的龙的遗迹、遗物和图像充分、丰富且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文| 王巍 徐峰二里头遗址绿松石堆塑“龙”龙是中国史前先民们创造的具有神性的动物,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标识性地位。中华民族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对龙的信仰和崇拜历史悠久。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了用石块在地面上摆成龙的形状,长度达十余米。在河南濮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2 浏览
"中国龙的眼戳不得,他也觉得对" ► 文 观察者网 阮佳琪据港媒《南华早报》19日报道,为力挺五角大楼“三号人物”的提名人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周二发文,将科尔比盛赞为其父亲所主张的“美国优先”政策最为忠诚的拥趸之一。报道称,科尔比去年被特朗普提名为负责政策事务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但由于这名长期对华鹰派人士在对外政策上主张美国减少在中东地区的参与,以保存实力集中力量 军事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哪吒2》四大龙王设计参考了故宫龙纹样 东海龙王敖光角色海报。《哪吒之魔童闹海》角色设计申威。本报记者 王金跃饺子执导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大年初一公映后,票房势如破竹,目前已破54亿元,有望赶超《长津湖》57.75亿元的票房,成为中国影史新的票房冠军。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2》不但在特效和世界观设定上有了飞跃,片中的角色数量也增加了不少,尤其是四大龙王的形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该片角色设计申威接受本报记者专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25年、365天、24小时——村医贺星龙的坚守 25年独自坚守,365天随叫随到,24小时上门服务,在吕梁山深处,让我们跟随村医贺星龙一起出诊,一同踏上这条他走了25年的山路。作者:邓浩然、裴元新编导:陈梦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东西问·世界中国年丨吕鹏:蛇年说蛇,中外蛇文化考古研究有何进展? 中新社北京2月2日电 题:蛇年说蛇,中外蛇文化考古研究有何进展?——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吕鹏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百万年的人类史与亿万年的蛇类演化史相比虽只是沧海一粟,但两者在历史长河中怎样相逢、如何共存广受关注。从西方“伊甸园中蛇引诱亚当夏娃”到东方“白蛇青蛇”的神话传说、从中华始祖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双螺旋交尾的画像到世界卫生组织徽标上的蛇形权杖……人类文明的传承发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从蛇形到兽形,再到蛇形:中国古代铜镜上的龙纹形象如何转变? 《飞龙在天:中国铜镜史上龙纹形象的三次转变》,霍宏伟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弦歌2025年1月版。《易·乾》云:“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将“飞龙在天”的含义合在一起,还构成了一个汉字“龑”(yǎn)。早在春秋时期,龙纹即已出现在铜镜之上。1987年,在新疆和静县察吾呼西周至春秋墓地发掘出土两面龙纹镜。两千多年来,中国铜镜史上的龙纹形象经历了三次转变:第一次是战国晚期至西汉,第二次是隋末唐初至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用青春助力农业 让梦想扎根西部 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无数青年志愿者正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故事。25岁的代相龙就是其中一员,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之一,他怀揣着对农业的热爱和对西部的向往,毅然踏上了巴楚这片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土地。代相龙毕业于鲁东大学农业科学专业,2023年,他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被分配到巴楚县农业农村局,成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一名支农工作者。在巴楚县现代农业产业园,代相龙的主要工作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华中农大多名学生称被同一个“二房东”骗走房租,部分学生已起诉 近日,湖北武汉的华中农业大学多名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学校有数十名学生被一名刘姓“二房东”骗了房租,数额在几千元到一万多元不等。多名租房的学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二房东”刘某龙向房主租房后私自违约转租,在转租过程中,多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来吸引学生租房,再以“长收短付”的方式扩大资金流。▲图据视觉中国今年1月起,刘某龙未按时给房东交租,房东才发现其违反合同约定私自转租的情况。目前,不少从刘某龙手上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追龙”祈福!河源上莞39米香火龙创新,眼睛有神舌头会动 2月9日,正月十二,河源上莞镇新轮村,一年一度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上莞追龙”活动进入第二天,一条全新的、长达39米的墩头“天禄香火龙”隆重登场。2月9日,河源上莞镇新轮村热闹非凡,一年一度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上莞镇新轮村追龙”活动进入第二天。除火炬龙外,一条全新的、长达39米的墩头“天禄香火龙”隆重登场,这条巨龙由村民用竹篾、稻草手工制作而成。上万人狂热“追龙”,双龙所到之处,礼花喧天、火光熠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杨文龙展望米兰冬奥 中新网哈尔滨2月10日电(岳川)本赛季,杨文龙的成绩突飞猛进,从世界杯季军、冠军,到亚冬会金牌,他已经创造了生涯许多个第一次。在哈尔滨亚冬会结束后,杨文龙将立即转战海外,继续赚取冬奥积分。“假如说我想明年冬奥会有一个好的成绩,那在动作难度上就一定要有提高,现在的动作储备其实是不够的。”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