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澎湃热“雪”焕发产业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第九届亚冬会2月10日进入了开幕式后的第三个比赛日。在赛场内,运动员们燃动着冰雪运动的激情,而在赛场外,由冰雪运动延伸而来的一条条冰雪装备产业链正开足马力。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自2015年以来,中国冰雪产业规模从最初的2700亿元迅速扩张到2023年的89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中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条更加完善,冰雪装备出口日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马松莉,被查 北京市西城区纪委监委2月20日消息,北京市西城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马松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西城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马松莉(资料图)公开信息显示,马松莉,女,1969年6月生,汉族,黑龙江兰西人,1990年5月参加工作。来源 新京报政事儿值班编辑 康嘻嘻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黑龙江冰雪季接待游客超1.35亿人次 同比增长18.5% 【黑龙江冰雪季接待游客超1.35亿人次 同比增长18.5%】财联社3月2日电,从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4—2025冰雪季,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再度火爆“出圈”。经大数据测算与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分析,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2月28日,黑龙江省共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3508.3万人次,同比增长18.5%,实现游客花费2117.2亿元,同比增长30.7%。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12 浏览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存冰工作有序进行 备战下个冰雪季 1月17日,黑龙江哈尔滨,采完的冰块被运送到储冰场。近日,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存冰工作开启。在冰封的松花江面上,采冰人在冰层上拉线、量距离,用冰锯划线切割、冰镩凿击冰面,随后将冰块从大冰排上分离并将冰块拉出江面。采冰工作完成后,冰块被运送到储冰场,在低温、避光、隔热、密封的条件下储存。这些被储存起来的冰块将在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建设中重见天日。(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赵宇航 摄1月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9 浏览
寒潮影响趋于结束 四川云南有弱雨雪 人民网北京2月8日电 (温璐、高清扬)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昨日,受寒潮影响,内蒙古中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北部及青藏高原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风天气,阵风风力有6~9级,内蒙古、北京、河北、山西、山东、浙江及青海、西藏等局地风力达10~12级。同时,北方大部地区经历入冬以来最冷一天,内蒙古呼和浩特最低气温-26.5℃。今晨,河南南部、安徽、江苏中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江西北部、湖北北部及内蒙古东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亚冬会|从“豆豆”到“滨滨”“妮妮”,亚冬会吉祥物之变折射了什么? 新华社哈尔滨2月13日电(记者王恒志、王君宝、董意行)哈尔滨亚冬会将近尾声,一对东北虎吉祥物“滨滨”和“妮妮”在赛场内外持续圈粉,各类周边产品销售火爆。这是哈尔滨第二次举办亚冬会。可能很少人知道,1996年第三届亚冬会的吉祥物居然是一种“植物”——以大豆为原型的“豆豆”。从“大豆”到“东北虎”,吉祥物的变迁,某种程度上也是这块黑土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折射。亚冬会历史上唯一“植物”吉祥物用植物作为吉祥物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亚冬会|多名奥运冠军亮相亚冬会火炬传递 新华社哈尔滨2月3日电(记者杨思琪、戴锦镕)3日,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活动在哈尔滨举行。冬奥冠军申雪、隋文静分别担任首棒和最后一棒火炬手。王濛、武大靖、盛李豪、李雯雯、汪顺等多名奥运冠军参与传递,见证冰天雪地里的激情与活力。第61棒火炬手、“00后”射击奥运冠军盛李豪第一次来到哈尔滨。“我很喜欢冰壶,会在亚冬会期间更多关注冰上运动项目,感受冰场上的优雅与精准。”他说。举重奥运冠军、“00后”李雯雯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黑土地、黑科技、黑色资源 一起了解亚冬会里的黑色密码 黑色,是亚冬会会徽中的主体颜色标志,也代表了再次主办亚冬会的哈尔滨这座冰城的特色资源,即松嫩平原广袤的黑土地。今天就从黑土地、黑科技、黑色资源的转型带大家了解亚冬会里的中国脚步。跟随记者的镜头去探访运动员村,探寻这些“土生土长”的特色食材如何演绎“黑土新韵”,看黑龙江如何用“舌尖上的创新”款待八方来客。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这里是本届亚冬会的运动员村之一,华旗饭店,也是最早开村、服务时间最长、入住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