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

高通CEO:DeepSeekR1对高通有利

据彭博社报道,芯片设计公司Arm于2月6日发布声明,为其截止至2025年3月的当前财年第四季度收入做出了谨慎的预测,预计在11.8亿美元至1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亿元至93亿元)之间。这一预测较之前的预期有所上调,但仍然低于某些分析师此前预测收的1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7亿)收入。 同时,曾为Arm最大合作伙伴的高通在2月5日发布声明,称其截止到3月的财年第四季度收入将为103亿美元至1

研究机构:特朗普对欧盟加征关税或致美欧经济萎缩,推高通胀

当地时间2月27日,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贸易政策评估,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如果对欧盟商品征收25%的关税,将导致欧盟和美国经济萎缩,同时也会推高通胀压力。根据该研究所贸易政策评估模型模拟的结果,欧盟经济实际GDP在第一年将平均萎缩0.4%。美国自身经济将萎缩0.17%。如果欧盟以25%的关税进行报复,美国的经济损失将翻倍。此外,即使在实施这一措施的第一年,欧洲对美国的出口也会大幅下降,平均下降1

高通CEO称Arm已撤回违约指控,目前没有计划终止许可协议

当地时间2月5日,高通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诺·阿蒙表示,软银旗下芯片设计公司Arm已撤回针对高通的违约指控,而且“目前没有计划”终止与高通的许可协议。Arm于去年10月份威胁要终止与高通的许可协议。12月,高通公司在这场纠纷的庭审中获胜。

桥水基金去年四季度减持美股科技6巨头,建仓特斯拉

当地时间2月13日,桥水基金更新去年四季度的13F持仓文件。其四季度末总持仓规模约为218亿美元,较三季度增长41亿美元。减持方面,其四季度卖出125万股英伟达、75万股谷歌、41万股苹果,其中对苹果减仓幅度最大,达到40%,同时减持了Meta、微软和亚马逊等;增持方面,桥水大笔买入标普500ETF-SPDR近740万股,增幅达到883.56%,同时还增持了AMD、PayPal、eBay、高通等。

高通CEO称DeepSeek R1模型对高通有利,能直接在本地设备上运行

手机芯片巨头高通业绩超预期。2月6日,高通公司发布了2025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报告显示,第一财季营收116.6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99.35亿美元相比增长18%;净利润为31.80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7.67亿美元相比增长15%;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高通第一财季的调整后净利润为38.30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31.01亿美元相比增长24%。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3.4

帝奥微:2024年净亏损4266.15万元,同比转亏

帝奥微2月26日公告,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26亿元,同比增长38%;净亏损4266.15万元,同比转亏;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18元。报告期内,公司在手机及高通参考设计平台、笔电、智能穿戴、汽车电子、服务器等相关领域多家客户的合作进一步加深;公司在不断扩展高速多功能USB产品系列的同时,在车灯、马达驱动、高边开关、高精度传感器、电流检测运放等方向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矩阵;加大人形机器人市场新品研

高通第一财季经调整营收116.7亿美元,高于预期

当地时间2月5日,高通公布截至去年12月29日的第一财季业绩。第一财季经调整营收116.7亿美元,同比增长18%,预估109.3亿美元;预计第二财季营收103亿美元至112亿美元;预计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2.70美元至2.90美元,市场预估2.69美元。

苹果iPhone 16e来了:试水自研基带,能否填补中端机需求?

苹果新手机如约而至。2月20日,苹果在官网上正式发布了第四代iPhone SE,新机命名为“ iPhone 16e”,售价4499元起,定位中端市场,被苹果用来对抗其他手机厂商的激烈竞争。iPhone SE系列是苹果平价机型,至今推出已经九年,上一代发布于2022年。苹果在这一代iPhone SE打造上可谓用心,新命名让iPhone 16e 加入 iPhone 16 系列产品阵容,同时搭载最先进的

高通CEO称DeepSeek R1模型对高通有利,能直接在本地设备上运行

手机芯片巨头高通业绩超预期。2月6日,高通公司发布了2025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报告显示,第一财季营收116.69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99.35亿美元相比增长18%;净利润为31.80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7.67亿美元相比增长15%;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高通第一财季的调整后净利润为38.30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31.01亿美元相比增长24%。调整后每股收益(EPS)为3.4

中国科大实现AI助力高通量筛选人工光合系统

中新网合肥2月28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熊宇杰教授、高超特任教授团队与合作者实现了人工光合系统的高通量筛选,为未来高效人工光合系统研发提供了一种可行性范式。这一借力人工智能而实现的研究成果2月27日作为封面文章发表于《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构筑光能转化效率更高的人工光合系统,有望为缓解能源环境危机、降低碳排放提供新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