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

科普|年轻人患高血压,是否需要终身服药?

作为一种慢性病,老年群体一定对高血压并不陌生,但对不少年轻群体来说,常常忽视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最近,我们就接诊到一名37岁的男性患者,刚旅游完回来,出现咳嗽咳痰伴发热。本以为只是个肺部感染,没想到入院后检查,竟发现他有心包积液,心功能明显下降,伴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血压高达190/130mmHg。进一步追问病史后,才知道这名患者已患高血压多年,最高时达到210/110mmHg,他却从未引起重视

阳信县劳店镇中心卫生院开展高血压核心知识讲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艳蕊 通讯员 刘冉为加强群众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对健康的关注度,有效控制高血压,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日,阳信县劳店镇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开展高血压核心知识讲座。活动中,医务人员详细讲解了高血压的定义及如何判断高血压,以及低盐饮食对高血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低盐饮食等,并指导居民对高血压病要采取有效的自我保健和预防措施,做到合

才40岁!福州男子血压居高不下,原因竟是……

“我的家族没人有高血压咋我这么早就得了还控制不住呢?”近日福州40岁的林先生问诊时一脸困惑福建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医生顺藤摸瓜揪出了高血压背后的“元凶”——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高血压控制不住引发头疼、耳鸣一个月前,林先生体检时查出血压亮起“红灯”,达到170/110mmHg。遵医嘱服用了常见的降压药“地尔硫卓”,可每天在家量血压,数值还是波动厉害,最高能飙到160/100mmHg。近半个月,全头搏动

再不好好睡觉,就要得高血压了!

日常如果碰到有人说血压有点高,我们往往会先关心对方“是不是昨晚没睡好?”的确,睡眠和血压的关系非常密切,只不过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忙于工作、学习和家庭,忽视了睡眠的重要性。今天,心内科专家就来跟大家聊聊睡眠和血压的关系。睡眠和血压的相爱相杀正常情况下,人体夜间的血压低于日间水平。但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或者睡眠不规律,可导致夜间血压升高,继而导致白天困倦,影响一整天的血压情况。而血压的异

睡前有这5种表现,可能是脑梗

脑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且常在夜间发作。睡前出现哪些症状要引起警惕?如何提前预防?一起来看↓睡前这5种症状要警惕脑梗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发病时,患者可表现为语言障碍、肢体麻木、视物异常及头晕头痛等。临床数据显示,大多脑梗发生在后半夜。因为此时人体

睡前有这5种表现,可能是脑梗!

脑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且常在夜间发作。脑梗的发生并不是毫无征兆,发作前,身体会出现一些异常信号。睡前5种症状警惕脑梗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发病时,患者可表现为语言障碍、肢体麻木、视物异常及头晕头痛等。临床数据显示,大多脑梗发生在后半夜。因为此时人体血

睡前有这5种表现,可能是脑梗!

脑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且常在夜间发作。脑梗的发生并不是毫无征兆,发作前,身体会出现一些异常信号。睡前5种症状警惕脑梗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发病时,患者可表现为语言障碍、肢体麻木、视物异常及头晕头痛等。临床数据显示,大多脑梗发生在后半夜。因为此时人体血

睡前有这5种表现,可能是脑梗

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发病时,患者可表现为语言障碍、肢体麻木、视物异常及头晕头痛等。睡前这5种症状要警惕脑梗临床数据显示,大多脑梗发生在后半夜。因为此时人体血液黏稠度最高,且人在睡眠状态下血流速度较慢。如果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或者血管狭窄,就容易导致脑血管堵塞,引发脑梗。睡前若出现下列症状,就要当心了:进行性头晕、头痛

最新研究成果发布!每天该走多少步→

走路,作为一种简单易行且性价比极高的锻炼方式,成为很多人的选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每天适量增加走路步数不仅能促进健康,还能延长寿命!然而,有不少人担心:多走路真的不会伤膝盖吗?究竟走多少步,既能有效锻炼身体,又能避免损伤膝关节呢?“最佳步数”出炉:每天走这个步数,最利于保护膝关节每天锻炼走8000步“性价比”确实高除了要考虑膝关节,还有研究显示,每天走8000步确实好处很多:1. 每天走8000

春季警惕高血压!这几件事让你轻松降压!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只是单纯的血管病,但实际上,如果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造成心、肾、血管等多个靶器官损害,患者会出现冠心病、慢性肾脏病、卒中等危害极大的并发症。 专家指出,每周3天或以上、每次30分钟及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可使收缩压(高压)下降5~17毫米汞柱,舒张压(低压)下降2~10毫米汞柱。高血压人群运动看两点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运动时的确伴随一定风险,因此更要注重运动的安全性,选择适合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