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高原战士火海救人 荣登见义勇为勇士榜 中新网拉萨1月22日电 (王述东 蒲松林 谢牧)2025年的新年之初,中央政法委全网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样,军队系统军士苟旭东悄然在榜。这位年轻的00后军士服役在雪域高原西藏军区某部,不少高原官兵将这份榜单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配上说明“这是我身边的战友,勇闯火海,实至名归,为他点赞。”面对大家的表扬和认可,苟旭东只是微笑着表示道,“这都是咱们应该做的。”在他的笔记本里夹着一封褶皱的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一路烟火一路情 他们悉心守护高原慢火车 新华社记者熊轩昂、丁怡全7点18分,5652次列车缓缓驶出昆明站,远方的晨雾还未散去。这列绿皮公益慢火车从云南昆明开往贵州红果,每天一班,全年不停。云贵高原上沿线的许多群众在假期也能乘坐这列慢火车回家、进城卖菜,或是再次出发返岗。列车长袁琪珍已记不清在车上过了多少个除夕,一到春节假期,她都会排班在岗。与高铁相比,这趟列车很慢。单程261公里,耗时5小时28分,沿途16个车站逢站必停。高铁时代,这趟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跨越山海的情谊 高原蓝莓绽放幸福年——青岛西海岸新区与甘肃岷县、武都区东西协作纪实 大众网记者 刘永健 通讯员 叶点 孙方雷 王勇博 青岛报道除夕夜的高原守望:一个人的坚守,一群人的希望除夕傍晚,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十里镇的群山被暮色笼罩,气温骤降至零下15℃。在西海岸新区—岷县东西协作高原蓝莓产业园的3号智能温室大棚里,50岁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孙方雷正蹲在一排蓝莓苗旁,指尖轻轻拨开覆盖在根系上的基质土。他的手机架在支架上,屏幕那头是青岛家中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场景:妻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动车驶入川西北高原:民族地区代表热议社会变化 中新网成都1月21日电 (单鹏)“动车开通后,村里许多上了年纪、几乎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老人都感到新奇,主动让家人带他们坐动车去成都。”自2023年底动车驶入川西北高原以来,四川省人大代表、阿坝州松潘县安宏乡安宏村村民赵琳看到,动车为涉藏地区民众的生活带来诸多变化。2023年11月28日,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开通,结束了川西北高原不通铁路的历史;2024年8月,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开通运营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在雪域高原、在异国他乡……全军官兵向祖国人民拜年 新春佳节,在边防海岛、雪域高原、异国他乡,坚守岗位的子弟兵枕戈待旦,守护祖国平安。他们在战位,向祖国和全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在西藏老虎嘴边防连,在火箭军东风第一旅,在高原驻训点位,在祖国的座座军营,官兵们将青春融入强军梦想,在战位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全国人民拜年。西藏军区老虎嘴边防连官兵:我们在海拔4600多米的西藏边防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阖家幸福,蛇年大吉,扎西德勒!火箭军东风第一旅官兵:我们是火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坚守在世界屋脊的年轻人:为祖国编织雷达“天网” 刚过去的蛇年春节,对于常年坚守在祖国雪域高原的雷达战士赵家璀而言,格外温暖。入伍10年,今年是他第三次与亲人在春节团圆。90后国防生赵家璀,10年前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综合成绩突出的他,当时可选择的单位很多。出人意料的是,他递交了“入藏志愿书”。怀着满腔热血,他奔赴自然环境极端艰苦恶劣的西部战区甘巴拉英雄雷达站。在给父母的第一封家书中,赵家璀这样写道:“亲爱的爸爸妈妈,您儿子很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突发!青海玛多县发生5.5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月8日15时44分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北纬34.79度,东经97.51度)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震中位于高原,人口稀少,周边5公里范围内平均海拔约4270米,据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震中距玛多县城65公里,距西宁市437公里。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通讯:土耳其冰雪高原上的“绿色”能源开拓者 新华社伊斯坦布尔2月21日电 通讯:土耳其冰雪高原上的“绿色”能源开拓者新华社记者刘磊 王腾飞2月的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上寒风凛冽,连日降雪给原本荒无人烟的高原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银装,更添几分苍茫与肃穆。在这冰天雪地中,一群中国工人坚守岗位,正在为图兹湖地下天然气储库扩建项目试运行进行最后准备。2月12日,一名中国工程师在土耳其阿克萨拉伊省的图兹湖地下天然气储库扩建项目地面场站巡查。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国航实现拉萨航线安全飞行60周年 极目新闻通讯员 尹璐2025年3月1日10时13分,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CA4125航班平稳降落在拉萨贡嘎机场,标志着国航拉萨航线顺利实现安全飞行60周年。截至目前,国航在拉萨航线上安全起降超过14万架次,运送中外旅客1800余万人次,国航创造了中国民航在世界平均海拔最高、保障飞行难度最大地区的安全飞行时间最长纪录。航班抵达拉萨后,拉萨贡嘎机场以民航界最高礼仪“过水门”仪式 新闻 2025年03月03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牦牛毛做的“雪镜”,你见过吗? 牦牛,被誉为“高原之舟”,它为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们提供了牛奶、牛肉、皮张,它也是驮运物品的运输工具,人们还用牦牛的皮、骨、毛制成了各种用品,高原人的生活离不开牦牛。我们曾在一个博物馆里,看到了一件特殊的牦牛制品——牦牛毛“雪镜”。很多人知道,人长时间待在阳光照耀的雪地中,如果不采取眼部的防护措施,就容易得雪盲症。但在以往玻璃眼镜还是稀罕物,甚至还没有发明的情况下,该怎么预防雪盲症呢?牦牛毛线做的“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