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

新华全媒+|我国科学家创制“精准治疗”技术助锂电池“起死回生”

当内部活性锂离子消耗殆尽,锂电池是否只有报废这一条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提供了全新路径,他们创新设计出锂载体分子,这种分子可像药物一样,以“打一针”的方式注入废旧或衰减的锂电池中,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实现容量恢复,从而大幅延长电池的寿命。北京时间2月13日,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科研团队成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青年研究员高悦表示,经过对电池基本原理的深入分析和

“打一针”补充锂离子,复旦团队研发新技术让锂电池延长寿命

‍‍‍锂电池已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比如,电动车电池只能保证6-8年/1000-1500次充放电的高性能寿命;低温使用会加速电池变坏;储能电站和极端环境储能场景需要电池寿命提升一个数量级;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电池退役回收,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直面这些紧迫需求与技术短板,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智能

将电池“织”进衣服、裤子?纤维电池,让手机以后可随放随充

手机没电怎么办?出门太急忘带充电线?大街上找不到充电的地方?你是不是还在为这些问题而烦恼?别担心,未来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因为有纤维电池了!想象一下,柔软透气的衣服、裤子,甚至是你的背包,都能储存电力,随时为你的手机充电,这听起来是不是就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我要说的是,这一切正在逐渐变成现实!什么是纤维电池?简单来说,就是将电池技术与纤维材料相结合,通过特殊设计,让纤维本身具备储电和供电的能力

她因病逝世,哈工大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哈工大“八百壮士”杰出代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拓者之一、第六届“优秀教工李昌奖”获得者、化工与化学学院魏月贞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7日9时20分在重庆逝世,享年97岁。魏月贞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表征与改性方向的研究工作,确立了学校相关研究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她整合专业发展方向,牵头并参与创建了我国首批航天非金属材料专业(是哈工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缅怀!哈工大化工与化学学院教授魏月贞病逝,享年97岁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哈工大“八百壮士”杰出代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拓者之一、第六届“优秀教工李昌奖”获得者、化工与化学学院魏月贞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7日9时20分在重庆逝世,享年97岁。魏月贞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表征与改性方向的研究工作,确立了学校相关研究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她整合专业发展方向,牵头并参与创建了我国首批航天非金属材料专业(是哈工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沃特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预增374.89%–552.97%

【沃特股份:2024年净利润同比预增374.89%–552.97%】财联社1月21日电,沃特股份公告,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2,800万元–3,8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4.89%–552.97%。公司表示,2024年积极加大对高频通讯、算力服务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半导体等领域的开拓,实现营业收入约18.5亿元,同比增长约20%。其中,液晶高分子(LCP)、特种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