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军

千城百县看中国|寻闽味:光泽米酒

在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农家自酿米酒是岁月沉淀的琼浆。新收的糯米颗颗饱满,经清水淘洗,上锅蒸煮,米香四溢。待温度稍降,将酒曲均匀撒入,悉心搅拌,满怀期许。装入酒缸,封好缸口。随着日子推移,缸内悄然发酵,酒香渐浓。开缸时刻,馥郁酒香瞬间弥漫。舀起一勺,酒液如琥珀晶莹,轻抿一口,稻香与晨露的清新在舌尖散开,那是光泽乡村独有的风味。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杜屹然统筹:汪峰 陶玲君编导:廉晓琦记者:郭圻报

千城百县看中国|内蒙古:春暖鸭先知

春季的内蒙古自治区冰雪逐渐消融,位于黄河上游的乌海市迎来候鸟北归迁徙。赤麻鸭、绿头鸭等数千只候鸟成群结队在空中自由翱翔,宛如一幅流动的春日生态画卷。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杜屹然统筹:汪峰 陶玲君编导:廉晓琦报道员:康文魁新媒体编辑:张静 汪峰 杜利伟供稿来源: 乌海市融媒体中心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

千城百县看中国|河北文安:传统手工制香 氤氲一缕暖入心

在河北省文安县文安镇的一家传统制香工坊内,制香师正忙碌地进行着一道道工序,芬芳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令人沉醉。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传统制香技艺已走进大众视野,焕发出新的活力。从产品外观表现上有香丸、香饼、香牌、香囊、香枕等多种样式。传统制香过程精细严谨,首先,制香师精心挑选沉香、檀香等优质香料,奠定品质基础。随后,对香料炮制加工、制粉,去除杂质、改变性状。合制环节中,调配香料

千城百县看中国|山东菏泽:甘蓝种植绘就一幅“春耕图”

近日,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的甘蓝种植基地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紧张有序地进行着移苗、栽种、覆膜等工作。通过抢抓农时、科学种植,甘蓝种植已成为助力牡丹区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杜屹然统筹:汪峰 陶玲君编导:申璇璇报道员:赵君华 许东梅 马琰新媒体编辑:张静 汪峰 杜利伟供稿来源:菏泽市牡丹区融媒体中心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

浙江绍兴:全力应对雨雪冰冻天气 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近日,受寒潮影响,浙江绍兴地区近日出现明显降温雨雪天气,部分高海拔山区出现线路覆冰现象。国网绍兴供电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对易覆冰线路展开特巡,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据悉,绍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已对辖区内19条线路21个区段进行重点巡查,重覆冰区线路展开驻点观冰巡视,并运用通道可视化系统及无人机巡检等手段排查隐患。截至21日10时,累计开展现场特巡30人次、10车次、无人机15架次。

浙江台州:寒潮保电防覆冰技术显成效

近日,浙江台州北部山区遭遇雨雪冰冻天气,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度。国网台州供电公司迅速行动,组织人员深入天台山区,开展电力线路特巡和通道清理工作,并对去年首次试点应用的防覆冰涂层技术进行检验,成效显著。特巡人员不畏严寒,登上海拔1098米的天台山主峰华顶山区清理线路通道,对易受灾线路设备进行带电检测,密切关注和记录线路运行状况,为后续推广应用防覆冰涂层提供数据支持。监制:马宝军 王璐编辑:许亮新媒体编

千城百县看中国|河北固安:发展“渔”经济 “钓”出致富路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依托传统渔具产业发展基础,整合直播、生产、配送等全产业链资源,建设渔具展销中心,打造优势平台。固安县秉持“系统谋划、规划引领、产业强县、特色发展”原则,植入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扩大渔具产业发展规模。截至目前,固安县从事生产经营渔具的企业超过1000家,产品60个大类3000多个品种,带动全县及周边直接从业人员达1.5万余人就业,年产值超过5亿元。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杜屹然统筹

千城百县看中国|山东潍坊:传统盖帘制作技艺焕发新生机

山东临朐有一种古老的盖帘制作技艺,取干燥的高粱秆或者蒲草秆,经过选、折、剪、割、缝等一系列工序,编制出实用美观的盖帘。小小的手工制品不仅具有经济实用、绿色环保的优点,还凝结着寸丝寸缕的乡愁记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手工艺品需求的增加,临朐县这一传统制作技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这一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中,在保留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使得盖帘的样式更加多样化

千城百县看中国|湖南冷水滩:胡萝卜喜丰收

眼下,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伊塘镇蔬菜种植基地130余亩胡萝卜迎来丰收,农户们忙着采收、去缨、装筐、搬运,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近年来,当地依托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大力发展玉米、胡萝卜、芥菜、藠头等特色农作物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杜屹然统筹:汪峰 陶玲君编导:么文倜报道员:雷中祥

千城百县看中国|河北涞水:铅笔芯上刻出“哪吒”

近日,河北涞水县的小伙李明君,凭借其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在细小的铅笔芯上“复活”了神话人物“哪吒”,让传统文化以微雕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李明君今年22岁,是一位微雕艺术爱好者。此次创作的“哪吒”微雕,完全凭借裸眼操作。从“哪吒”标志性的发型、风火轮,到其坚定的眼神和飘扬的混天绫,无不栩栩如生。为了完美呈现心中的“哪吒”形象,李明君精心构思,反复打磨,整个过程耗时一个星期。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