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

继马克龙后,英国首相在援乌资金问题上也公开反驳特朗普

据新华社华盛顿2月27日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27日在白宫与到访的英国首相斯塔默举行会谈。双方围绕英国等欧洲国家能否收回援助乌克兰资金的问题发生分歧,斯塔默公开反驳特朗普,称英国对乌援助的一大部分是“馈赠”,不会收回。在双方闭门会谈开始前会见记者时,特朗普针对近日在美俄谈判和美乌矿产协议等问题上他与乌总统泽连斯基发生的口角说,两人彼此“生了一点小气”,因为美国也想像欧洲国家那样从对乌援助中得到点什么。

法国总统表示将对黎巴嫩军队提供支持

正在黎巴嫩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17日表示,法国将对黎巴嫩军队提供支持。1月17日,在黎巴嫩贝鲁特附近的巴卜达宫,黎巴嫩总统奥恩(后右)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后左)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1月17日,在黎巴嫩贝鲁特附近的巴卜达宫,黎巴嫩总统奥恩(右)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出席联合新闻发布会。新华社发(比拉尔·贾维希摄)

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 呼吁欧洲团结自主

△资料图当地时间1月22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马克龙呼吁,法国和德国应该承担起其各自的角色,以使得欧洲更加强大、团结、自主。马克龙表示,欧洲在面对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的挑战下,应当确保其自身的利益并维护其自身的价值观。(总台记者 马瑾瑾)

法国贝鲁政府又躲过一劫,迈过预算这道坎只是八十一难第一难

法国政府再次躲过一劫。在2025年进入第二个月之后,法国今年的预算也终于算是有了着落。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贝鲁在2月3日两次动用宪法49条,通过了2025年的社保拨款以及第一部分的政府预算案。极左的不屈法国党继1月16日之后,对贝鲁政府提出倒阁动议,但这次依然没有得到中左的社会党的支持。2月3日下午,社会党宣布,国家预算兹事体大,虽然不满意贝鲁的预算案,但还是决定不推翻政府,因为国家需要一份预算案。

"为了上桌,欧洲拼了"

► 文 观察者网 杨蓉“在华盛顿和莫斯科为结束乌克兰战争而进行谈判之际,欧盟面临被边缘化的威胁,本周欧盟正加紧努力,争取在谈判桌上赢得一席之地。”法国《回声报》19日报道称,作为努力的一部分,欧盟27个成员国驻欧盟大使当天批准了第16轮对俄制裁措施,并正研究提供新一轮军援。同日,牵头欧洲“巴黎会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再与部分欧盟、北约国家领导人举行视频会议,讨论在乌克兰和平进程问题上的共同立场。欧洲

他们拥抱并握手 但无法掩盖分歧日益加深

当地时间2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寻求在美国和俄罗斯就结束俄乌冲突开展实质性谈判前协调美欧间立场。据美媒报道,尽管两人在会谈中友好拥抱并握手,但无法掩盖美国和欧洲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日益加深的分歧。在与特朗普交谈的过程中,马克龙一直使用法语并通过翻译进行沟通,但当特朗普表达了一些观点后,马克龙一度直接“打断”特朗普发言,并急忙切换成英语来反驳特朗普的观点。特朗普到底

马克龙劝架:保持冷静!

当地时间3月1日,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白宫激烈争吵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分别与二人通话,呼吁双方保持冷静并相互尊重。马克龙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强调,当前局势至关重要,两位领导人需冷静处事并相互尊重。泽连斯基向马克龙透露,乌克兰愿意恢复与美国的对话,包括讨论美乌矿产协议。特朗普通话中的表态未被披露。马克龙明确指出,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若选择“脱离接触”,不符合其自身利益,迫使基辅在缺乏安

原创 俄乌局势重大升级!敏感时刻,泽连斯基见到重要人物,释放强烈信号

在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仪式前,特朗普及法国总统马克龙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三方会晤。泽连斯基7日在其官方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当天与特朗普和马克龙进行了“一次良好且富有成效”的会晤,并称各方都希望尽快结束俄乌冲突。RT提到,泽连斯基此前坚持实施所谓“和平方案”,但在过去几周,他改变了策略,暗示如果基辅成为北约成员国,他可以同意在俄控制乌部分领土情况下实现停火。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日前,特朗普抵达法

不许反制,27国对中国突然出手!马克龙态度明确:绝不与中国为敌

近期,一些欧盟的政策制定者们呼吁,要建立“协调、系统性”的对华政策,以防止欧盟内部在安全与贸易问题上出现分歧。但与其这样,欧盟的核心决策者们不如反省一下内部产生分歧的根源:正是因为欧盟放任拜登政府挑拨其与中国的关系,内部分裂才得以产生。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离任之前,欧盟曾试图维护其战略自主权,在当时有效地避免了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如今欧盟也该意识到,美国其实并没有把欧盟的最佳利益放在心上。欧洲原先可以依

张国清出席法国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并致辞

新华社巴黎2月11日电 当地时间2月10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巴黎出席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并致辞。张国清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中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2023年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怎样发展与治理”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