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林尚立:优秀的学术成果要深入理解实践

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国家版本馆联合主办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2024年度发布系列活动, 近日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 在当天举办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2024冬季)上,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别发布金融学、文学、哲学、史学领域重要学术成果:《马克思的金融理论研究》、《唐五代诗全编》、《文明论的历史哲学(上中下)》和《中国近代思想通史》。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强调:“‘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不是硬凑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分别诞生于不同的时空条件下,面对的社会现实和思考解决的问题也有很大的差别,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却具有历史和现实的联通。

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在京开幕 部分手稿首次面向社会展出

2月10日,“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开展,一批马克思主义珍贵文献首次集中亮相,展览将展出至今年8月。此次展览分为“真理力量 薪火相传”“手稿藏书 经久弥珍”“经典巨著 思想丰碑”“‘两个结合’ 最大法宝”四个部分,共展陈展品近400件,其中展出的15份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是马克思主义文献资料典藏工程取得的重要成果,部分手稿是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展出。中央党

布洛维与赖特:两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故事

蛇年农历春节期间,我在网上看见了麦克·布洛维(Michael Burawoy)去世的不幸消息,这无疑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界的重要损失。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一般性社会科学研究在二战之后的东西方都曾经出现了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世界社会主义取得重要进展的1950-1970年代,出现了一批核心的马克思主义论著,当代世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还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这一波热潮的延续,而布洛维最重要的工

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伟大建党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矢志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树高千丈必有根,江流万里总有源。读懂中国共产党,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图为2024年3月18日,在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