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法国小伙带日军侵华照片到颐和园:捐赠照片是整个家族的愿望

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曹雪娇80多年前,法国人罗杰·皮埃尔·劳伦斯保留的数百张照片,记录下了二战期间日军侵华的暴行。如今,他的外孙马库斯(Marcus Detrez)想将这些尘封多年的照片,无偿捐赠给中国。2月18日,马库斯在好友陪同下抵达北京,在推动此事之余,到颐和园拍摄了和外祖父同款的照片。几日前,马库斯与一起推动此事的两位好友士杰、松松抵达北京。2月18日,马库斯在好友的陪同下来到颐和园,多年

赏民俗、猜灯谜、绘花灯,颐和园举行元宵节活动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颐和园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四大部洲、德和园等景点人头攒动,游客们赏民俗、猜灯谜、绘花灯、看展览,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游客在颐和园参与猜灯谜活动。颐和园供图在颐和园,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园林风光,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四大部洲景区,“古人元宵节攻略”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活动现场布置了精美的花灯和灯谜,营造

蜡梅和古建筑适配度拉满!跟随记者镜头开启“赏梅”

温暖的南方繁花盛开,而作为北方园林中的“迎春第一花”,北京各大公园的蜡梅也进入最佳观赏期。在颐和园,蜡梅开花率达80%左右,其中,万寿山东麓乐农轩的蜡梅和古建筑相映成趣,成为眼下园区最热门的拍照地。总台记者 魏雨彤:在北京颐和园的乐农轩,放眼望去大片的蜡梅正娇艳绽放。青砖砌墙、石片盖顶与晶莹明艳的蜡梅遥相呼应,很多人都在这里拍出了好看的照片。总台记者 魏雨彤:这里的蜡梅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栽植

新闻8点见丨“迎春第一花”绽放!北京市属公园蜡梅迎来观赏期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近日,北方园林中“迎春第一花”蜡梅已经在北京市属公园陆续开放,迎来最佳观赏期。新京报记者盘点了多家公园的蜡梅花期和位置。颐和园供图国家植物园(北园)卧佛寺内栽植了数个品种共百余株蜡梅,目前已陆续进入花期,一朵朵金黄色的玲珑花苞在古香古色的红墙绿瓦衬托下更显娇嫩,微风拂过散发出淡淡幽香,沁人心脾。国家植物园(北园)科普馆副馆长陈红岩告

大年初二,北京12家市属公园接待游客近38万人次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记者1月30日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大年初二北京天气晴好,到公园里赏花看展、体验非遗文化、听民乐演奏、购买心仪文创的游客络绎不绝,12家市属公园接待游客近38万人次。游客量排名前三的是:天坛、颐和园、景山公园。大年初一(1月29日)晚上,国家植物园(北园)热带展览温室首次举办的新春奇妙夜,吸引了近千名游客,大家在这里赏鲜花、听音乐、玩游戏,共同欢度春节。国家植物园(北园)热

(新春见闻)北京旅游热度不减 游客打卡颐和园

2月2日,农历大年初五,北京颐和园内人潮涌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数据显示,当天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149.99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04%。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2月2日,农历大年初五,北京颐和园长廊内人头攒动。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数据显示,当天全市公园共接待游客149.99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04%。中新社记者 张炜 摄2月2日,农历大年初五,北京颐和园画中游景区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北

春节假期出游热 大数据带你看哪里最受欢迎

今天是春节假期第三天,假期各地人流量如何?哪些景点火爆?一起来看。01天坛、颐和园等游客接待量排名居北京前列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昨天,也就是大年初一,北京12家市属公园接待游客22.5万人次,天坛、颐和园、景山公园游客接待量排名居前。各公园通过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活动,为市民游客送上满满的新春祝福。02袁家村等5景区游客接待量在陕西排名靠前大年初一,陕西全省重点监测的51个重点旅游景区中,

大批候鸟飞抵北京,3月中旬将迎来春季鸟类迁徙高峰

俗话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眼下正值“八九”,随着本周天气变暖,大批迁徙候鸟陆续飞抵北京。在“候鸟机场”官厅水库,天鹅起飞和降落的美好画面频频上演。近万只候鸟已经飞临野鸭湖湿地,与苍茫芦苇、碧蓝湖面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美丽画面。记者获悉,3月中旬,北京将迎来春季鸟类迁徙高峰。野鸭湖湿地迎来大量绿头鸭、赤麻鸭群。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供图近万只迁徙候鸟飞临野鸭湖春水初生,草木

假期首日北京市属公园游客近15万人次 这三个公园最受欢迎

据央视新闻消息,春节假期到来,游客纷纷来到公园观花展、看展览、戏冰雪、逛市集、体验非遗文化。记者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春节假期首日,北京12家市属公园迎来游客近15万人次。其中游客量排名前三的是颐和园、天坛、景山公园。时隔36载,自贡花灯再现北海公园南门内广场,花灯整体采用钢架结构,八美缎绸缎分色裱糊并进行艺术上色处理,花灯以“春”字为主造型,添加北京市属公园蛇年生肖吉祥物“灵宝”及中国结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