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人民日报:我们的中国年,很有文化味儿
编者按:祥龙翻腾起舞,醒狮欢腾跳跃,秧歌、花鼓轮番上演……首个“非遗版”中国年伊始,四海同春,欢乐祥和,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文脉赓续处,年岁有新声。穿行古城街巷,逛非遗集市、品多彩年俗,感悟共同的美好期许;走进博物馆,与文物隔空对话,触摸历史的悠长厚重;闲坐图书馆,捧读经典、浸润书香,畅享精神盛宴;陪家人看一场电影,把欢乐时光留在故事里。传承与创新交织,古韵与新风融合。我们的中
文化中国行|非遗木雕传承人程懂:匠心独运,木板雕刻续写岁月风华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作为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瑰宝,木雕艺术中蕴含的诗情画意,时至今日仍然令人神往。正值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的一家工厂,探访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雕传承人程懂与他背后关于木雕非遗的时光印记。坚持源于兴趣 专注成就卓越程懂出生于河南省夏邑县李集镇农村,十二三岁时,因家境贫寒,他不愿再继续上学,在舅舅的帮助下,他决定远赴浙江省东阳市学习木雕技艺。对
新春邂逅“一梦华胥”,东郊记忆皮影光影秀,藏着法国小伙的成都情
夜幕初降,东郊记忆7号创意集盒建筑化身幕布,鲜活灵动的人物、烟火升腾的市井、流动飘逸的祥云接连登场,上演了一场姹紫嫣红的光影秀。中国皮影化为融声光电于一体的炫酷光影,邀请人们步入一场今时古梦,沉浸于华胥胜景。▲成都东郊记忆非遗光影秀《一梦华胥:中国皮影光影艺术秀》这是由中法两国艺术团队匠心独运打造的《一梦华胥:中国皮影光影艺术秀》,也是国内首个非遗皮影数字光影艺术建筑投影秀。大年初一到初七每晚7:
“欢欢喜喜过大年”非遗传习大课堂开课啦!!!
东营市非遗传习大课堂—面塑篇“这是我第一次做面塑,太好玩啦!能把普通面团变成这么可爱的小蛇,感觉自己像个小艺术家。”近日,东营市文化馆里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 “非遗传习大课堂” 如约开课,30余组家庭踊跃参与,近距离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首个“非遗版”春节。“捏蛇时,先取适量黏土,搓成圆柱形,把顶端捏扁,另一端精心做出蛇头的形状……” 活动紧扣2025年乙巳蛇年主题,面塑传承人杨梅老师耐
舞龙、剪纸、吃汤圆,武汉杨汊湖社区举办非遗市集闹元宵活动
极目新闻记者 张理晶2月11日,武汉市江汉区汉兴街道杨汊湖社区举办“非遗市集闹元宵,传统文化乐共享”活动,舞龙、猜灯谜、做糖画、吃汤圆、逛民俗文化非遗集市,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在活动现场的集市上,有剪纸、糖画等非遗艺术。“我今年40多岁了,看到这个糖画,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居民李先生说。据了解,此次活动由杨汊湖社区主办,思远教育文艺艺术中心承办,尼考斯艺术俱乐部、农商银行协办。社区书记童琼介绍,为
拾光|炉火旺盛饼香四溢,“非遗”锅饼迎新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鑫 实习生 赵文文春节临近,济南商河县付家村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着各种年货。李士卫和妻子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他们的锅饼作坊里灯火通明,炉火旺盛,村中的空气中弥漫着新出炉锅饼的香气。今年51岁的李士卫,作为非遗美食付家锅饼的第三代传承人,自十来岁起就在炉灶旁看爷爷做锅饼。那时家中条件艰苦,锅饼在他眼中是难得的“顶级美食”,给他留下了难忘的美好回忆。2000年,26
你的年味 世界的记忆|河北磁县:非遗民俗共贺蛇年
金蛇献瑞,新岁呈祥。新春佳节期间,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方特国色春秋主题乐园,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非遗活动,将各地特色非遗巧妙融入,英歌舞、绛州鼓乐、打铁花、盒子灯、青狮等诸多非遗展演项目,让广大游客在春节假期感受到了震撼与喜悦。策划:昝红霞 赵静监制:马宝军 王璐制片主任:姚伟 赵青统筹:张青 李敏 王旭新媒体推广:李琳编辑:汪峰报道员:方文东 申慧敏新媒体编辑:杜利伟供稿来源:磁县县委宣传部、磁县
中国移动“移动贺新春·AI中国年”活动点亮蛇年科技年味
2025年春节前夕,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迎来新一轮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从谷歌发布Gemini 2.0系列模型掀起“性价比革命”,到中国AI公司DeepSeek凭R1模型跻身全球主流,再到人形机器人、多模态生成技术的快速迭代,AI技术正以更低的门槛、更高的效率重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背景下,春节这一文化符号成为AI技术落地的绝佳场景。技术浪潮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揭示了一个核心命题:当AI从工具进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