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寻年味|叮咚!拜年啦!前方向你走来的是山东“非遗代表团”
编者按:春节,中国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2025年,我们将迎来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那么过年,过的是什么?什么是中国年味?山东各地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年俗呢?从腊月廿三开始,大众新闻客户端每日推出一期“非遗里的山东春节”,带您一起寻年味儿。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来礼多人不怪~~鞭炮齐鸣,辞旧迎新蛇年到!今天我们召集了山东“名人”为大家送上满满的新年祝福各位亲朋好友,请就
非遗中国年|人民网评:讲好春节故事 奏响自信强音
“金蛇狂舞迎新纪,瑞雪纷飞兆好年”“九州崛起龙蛇舞,十亿腾飞骐骥欢”“金龙含珠辞旧岁,银蛇吐宝贺新春”……随着2025年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春联销售也愈发火热。春联,不仅是春节期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作为中华文明的璀璨结晶,正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没有哪个节日像“春节”这样,承载着满满的仪式感和情感内涵,并凝聚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精神标识。再
文化中国行 | 国潮闹元宵 点亮中国年
二月的广州,花满全城,春意盎然。正月十五一早,袁先生与老伴悠然漫步于广州文化公园,细细游览年花与佛山彩灯结合的元宵灯会。百“福”门灯组、年桔版“小蛮腰”广州塔、矮牵牛花扎作的虹桥景组……“白天赏花,晚上观灯”成为岭南人欢度元宵的独特仪式,非遗与国潮碰撞出别样火花。这正是全国“闹元宵”的一个生动缩影。随着各地元宵活动持续“上新”,首个“非遗版”春节的文化韵味与红火年味持久“续航”,展现出浓厚的“中国
人从众!春节8天总客流超60万人次,东郊记忆展现成都热力
2月5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运营团队东方正火相关工作人员处了解到,1月28日至2月4日,春节期间,东郊记忆客流量超过6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近10万人次,其中20-35岁游客占比超30%。另外,在消费营收方面,园区春节营业额同比2024年春节营业额增长超10%,多家国潮服饰及餐饮品牌销售全国第一。▲成都东郊记忆非遗光影秀《一梦华胥:中国皮影光影艺术秀》2024年12月4日,中国传统
(新春走基层)非遗里闹新春 浙江春节档民宿主打沉浸式“学艺”
中新网杭州2月4日电(林波)“百余年前,宁波‘红帮裁缝’就是靠一把剪刀、一个熨斗、一卷皮尺闯天下。”2月4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的“乡见古月”民宿内,民宿主胡建玉正忙着为住店客人介绍“红帮裁缝”的发展故事,“一会儿大家也可以体验缝纫,感受一针一线中的老底子技艺”。“乡见古月”民宿一景。 胡建玉提供 胡建玉不仅是一位民宿主,同时也是奉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红帮裁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因为返乡情
焦点访谈|从非遗到科技,这个春节文旅融合玩出了哪些新花样?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2025年春节假期过去了,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长假,这次的假期足足8天!您是不是也按捺不住出游的心,加入了这场文旅狂欢?黑龙江的冰雪世界和亚冬会一起嗨翻冬日;漳州古城,非遗手作老少咸宜;北京庙会,年味儿浓得像陈酿;殷墟博物馆,一步千年穿越到了殷商。全国各地,文旅活动简直热闹到飞起!就在春节前夕,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这一系列政
辽宁“助残暖冬” 让非遗走进特殊教育学校
记者17日从辽宁省残联获悉,2025年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公益惠民活动启动仪式——“助残暖冬”活动近日走进辽阳市特殊教育学校,为特殊儿童们带来了一场非遗艺术盛宴。本次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残联主办,活动当天,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带来充满活力与喜悦的舞蹈《盛世欢歌》,迅速点燃全场气氛。随后,非遗展示活动缓缓拉开了序幕。技法纯熟的“打花棍”45式演练、华丽繁复的景泰蓝掐丝珐琅彩画
“英雄城”历史与现代共舞,南昌春节假期游客接待量全省第一
极目新闻记者 谢姣 郑力强通讯员 杨振林2025年春节假期适逢“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新春佳节,江西省南昌市以“文化迎春、非遗贺春”为主题,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答卷。据江西省文旅厅统计,全省累计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6.29%,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7.54%,其中南昌市以15.89%的游客接待量占比位居全省第一。从滕王阁的千年文脉到海昏侯遗址的“黄金”魅力,从万寿宫街区的烟火市集到绳金塔的灯火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