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

美媒:美国将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据美国《政治报》等媒体3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4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这些媒体的报道还说,该行政令将宣布美国削减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的资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议室特朗普将于4日会见访美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根据以色列总理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消息,内塔尼亚胡计划于3日和4日分别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及总统特朗普就加沙地带第二阶段停火谈

中国第15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兵分队承建难民营新建工程竣工

当地时间2月20日,中国第15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兵分队承建的难民营新建工程竣工,为国际移民组织开展难民安置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此次新建难民营,是收容奈瓦沙流民所的流浪难民、无家可归者,为其提供人道援助而设立的营地。第15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兵分队 邹扬:新修建的难民营距我们营区大约有4公里,为野外空旷地带,杂木灌丛盘根复杂,地势高低不平,施工困难、工作量大,我们采取挖树、推平、填土、压实、

对账一夜,滤镜碎了……

“你好,我是美国抖音难民!只要我们受欢迎,我很乐意来到这里,我很高兴认识新朋友!”连日来,大批自称“TikTok难民”的美国用户,操着浓重的机翻汉语,集体“投奔”小红书。这可能是第一次,中美网友打破信息壁垒,实现“零距离”接触,有人热情,有人惶恐“我们会被讨厌嘛?”“破冰”之后,终于进入到正题。一场涉及生活、工作、医疗、教育等全方位的“大对账”,在赛博版的“中美跨海大桥”上激烈上演。首先,收入是大

刚果(金)局势东部冲突升级 上万人逃入布隆迪避难

联合国方面18日在日内瓦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刚果(金)东部局势近期恶化。过去几天,约有1万至1.5万名刚果(金)民众进入布隆迪避难。两国边境地区条件恶劣,缺乏住宿、饮用水和卫生设施。布隆迪政府与联合国难民署正在为难民进行登记,提供食品、饮用水和医疗援助,但难民中心已严重超负荷。联合国难民署呼吁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支持,并敦促冲突各方立即停火,以保护平民安全。

报告:美难民安置办公室过去四年花费226亿美元援助非法移民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7日,美国纽约,主要来自西非国家的民众在前圣布里吉德学校外排队申请庇护。视觉中国 资料图在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被曝将5900万美元用于救灾的资金拨给纽约的豪华酒店,用于安置非法移民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又被曝出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向非法移民提供了高达226亿美元的资金援助。这些数字似乎为特朗普政府开始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并通过马斯克领导的政府

倒计时开始!德大选再出变故,默克尔罕见大怒,中方必须提高警惕

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也颇为关注本届大选,并公开力挺极右翼的德国选择党。马斯克在视频讲话中说道:“为德国文化、德国价值感到自豪是件好事,不要在某种多元文化主义中丢掉这一点,而这种多元文化主义会稀释一切事情。”他接着对选择党的支持者说:“我对选择党感到非常兴奋,我认为你们是德国为美好未来而战的最大希望。”选择党主席魏德尔对马斯克表示了感谢,称她领导的选择党也会“让德国再次伟大”。2015年,难民潮取代欧

洪中:德国现在要做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讨论问题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洪中】 本周末,德国大选将拉开帷幕,经济、移民、俄乌也成为近日德国国内讨论的热点话题。特别是近期因移民问题引发的阿沙芬堡案,更激起了德国社会、媒体和政界关于如何应对难民问题的热烈讨论。各政治党派对这一恶性事件的立场,可能对选民的投票意向产生重大影响。 1月22日,一名28岁的阿富汗男子持刀袭击了一队正在游玩的幼儿园儿童,包括1名儿童在内2人身亡,另有2人重伤。图为警察在阿沙芬堡

俄乌冲突中的难民:逃离、生存与回归

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这场战争已迫使超过1400万人背井离乡,其中370万人在乌克兰境内流离失所,并有超过 630 万人在欧洲其他国家登记为难民。根据国际移民组织的报告,近650万人逃往国外,另有450万人已返回乌克兰。这场冲突引发了欧洲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难民危机,深刻改变了数百万人的生活轨迹。当地时间2025年2月12日,美、俄、乌三方“通气”可能改变俄乌冲突走向,或推动冲突早日结束

近东救济工程处警告约旦河西岸正在成为战场

当地时间2月26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表示,巴以冲突正在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地区 “令人担忧地蔓延”,约旦河西岸地区正在成为战场。菲利普·拉扎里尼称,自以色列上个月扩大在约旦河西岸地区的行动以来,已造成包括儿童在内的50多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约旦河西岸地区公共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病人无法获得医疗服务,当地的水、电和其他基本服务都被切断,以军推平道路和限制通行的行为

记者手记|阿富汗难民:乡关已至 归路崎岖

新华社喀布尔2月21日电(记者李昂 聂新宇)不久前,阿富汗人艾哈迈德·法希姆一家五口刚刚结束在巴基斯坦长达两年的漂泊,回到祖国的土地上。目前,他们暂时居住在托尔哈姆加特边境口岸附近。“许多难民已一无所有,我们期待能获得更多援助。我们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是衣物、食品和住所。”30多岁的法希姆站在一顶印有中英文“中国援助”的帐篷旁对记者说。他的家乡在阿富汗巴格兰省,那里贫困的现实状况让他倍感无奈——既无栖